《大唐封东岳朝觐颂附诗》
时间: 2025-01-01 12:50: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唐封东岳朝觐颂附诗
作者: 苏颋
天子圣兮天孙崇,
登以封兮报以功。
受命再惟皇代,
天之赉人所载。
士马山嶪,
戈矛山沓,
祯符山杂,
灵响山答,
天与人合。
我铺衍兮长粹清,
太元册兮太一精,
休光光我之庆成,
舜四朝而禹万国,
莫之我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天子的圣明和天孙的崇高,升登封地,报答以功绩。接受命令,延续皇朝,天赐与人所承载的美好。士马山高耸,戈矛山重叠,祯符山交错,灵响山回应,天地合一。我在这片土地上延展,清澈而悠长,太元的册册和太一的精华,光辉照耀着我的庆典。舜治理四朝,禹治万国,然而这些辉煌都在我京城之内。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子圣兮:天子非常圣明。
- 天孙崇:天的后代(如皇帝的子孙)受到崇敬。
- 登以封:登上高处以进行封赏。
- 士马山嶪:士兵和马匹在高山上。
- 灵响山答:灵山回应。
- 长粹清:长久而纯净。
- 舜四朝:指舜帝治理的四个朝代。
- 莫之我京:没有人能与我京城相比。
典故解析:
- 舜与禹:舜是古代贤君,禹是治水的英雄,表明历史上伟大的治国者。
- 太元与太一:代表宇宙的根本和精华,象征着治国之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颋(约703年—约760年),唐代诗人,以其雄浑的气魄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常用诗歌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的时期,诗人借助朝觐的场合,表达对天子的赞美及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大唐封东岳朝觐颂附诗》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作,通过描绘天子、士马、山川等意象,展现出一种凝聚力量、崇尚功绩的情感。诗的开头便指出天子的圣明,给人以强烈的敬仰之情,随后提到“登以封兮报以功”,不仅表现了对国家功臣的肯定,也传达了对升迁和荣耀的期待。
在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中,“士马山嶪,戈矛山沓”生动地呈现出壮阔的气势,仿佛可以感受到战士们的英勇与豪迈,体现出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接下来的“天与人合”,则暗示了人与天地的和谐共存,表达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向往。
整首诗最后以“舜四朝而禹万国,莫之我京”结束,浓缩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对未来的信心。诗人在表现对历史伟人的尊崇的同时,也为当下的国家前景做出了积极的展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子圣兮天孙崇:赞美天子的明智和其后代的崇高地位。
- 登以封兮报以功:天子登基以封赏有功之臣。
- 受命再惟皇代:接受天命,延续皇朝的统治。
- 天之赉人所载:这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美好事物。
- 士马山嶪:士兵和马匹在高山上,象征着强大的军队。
- 戈矛山沓:戈和矛重叠,暗示战斗的激烈。
- 祯符山杂:祯祥的符号交错在山间。
- 灵响山答:灵山回应,表现出天地间的和谐。
- 我铺衍兮长粹清:我在这片土地上延展,表达出一种永恒的清澈感。
- 太元册兮太一精:宇宙的根本和精华,象征着治国之道。
- 休光光我之庆成:光辉照耀着我的庆典,表明国运昌盛。
- 舜四朝而禹万国:提到历史上的伟大治国者,赋予诗人对未来的希望。
- 莫之我京:强调京城的独特和辉煌。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士马山嶪,戈矛山沓”,“长粹清,太元册”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比喻:将人和天地、历史人物与国运相结合,寓意深远。
- 拟人:如“灵响山答”赋予山灵以回应,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与对未来的信心,强调了天子及其后代的伟大,以及对功绩的尊重,体现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子:权威与荣耀的象征。
- 士马:代表军队的英勇与力量。
- 山:象征着自然的伟岸,体现出一种宏大的背景。
- 光辉:象征着未来的希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天子”是指谁?
A. 皇帝
B. 大臣
C. 士兵
D. 平民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内容?
A. 美丽的自然
B. 对历史伟人的崇敬
C. 描述战争
D. 生活琐事 -
“长粹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干净的水
B. 纯净而悠长的美好
C. 短暂的快乐
D. 复杂的情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展现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但更侧重个人的感慨与抒情。
- 《春望》:在描写国家破碎的背景下,流露出诗人的忧愁,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文读解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