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名成一作名高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诸葛亮的功绩可以说是三国鼎立的基础,他的名声如同八阵图那样赫赫有名。虽然他的名声高扬,但却遗憾未能吞并吴国,留下了许多遗憾。
注释:
- 功盖:功绩超过,盖过。
- 三分国:指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国。
- 名成:名声建立。
- 八阵图:指诸葛亮所创的阵法,象征智慧和才能。
- 遗恨:留下的遗憾。
- 失吞吴:未能吞并吴国。
典故解析:
“八阵图”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阵法,传说由诸葛亮发明,体现他的智慧与才能。三国时期,蜀汉与吴国之间的对抗使得诸葛亮心有不甘。诗中提到的“吞吴”则是指他未能实现统一大业的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多描绘社会现实,表达对人民的关怀与对国家的忧虑。
创作背景:
《八阵图》作于杜甫晚年,彼时国家动荡,杜甫感叹历史英雄的功绩与个人的无奈,借诸葛亮的故事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八阵图》是杜甫在反思历史英雄时的作品,透过对诸葛亮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未实现理想的遗憾。诗开头以“功盖三分国”点出诸葛亮在三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紧接着提到“名成八阵图”,则进一步强调他的智慧与军事才能。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诸葛亮的成就更加突出,令人感慨。然而,最后一句“遗恨失吞吴”则将全诗推向高潮,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英雄的悲剧命运。杜甫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不仅追忆了诸葛亮的辉煌,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惋惜与无奈。这种情感不仅显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也深刻反映了他对现实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功盖三分国:诸葛亮的功绩使得蜀汉在三国中占有一席之地。
- 名成八阵图:他的名声如同八阵图般流传,象征着智慧和才能。
- 遗恨失吞吴:尽管名声显赫,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留有遗憾。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功盖”和“名成”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八阵图不仅指代阵法,更象征着诸葛亮的智谋与历史地位。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英雄人物的伟大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未能实现理想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功绩:象征着英雄的成就与影响。
- 八阵图:象征智慧、策略与历史的辉煌。
- 遗恨:体现了对未完成理想的深切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八阵图”是什么的象征? A. 战争的胜利
B. 智慧与才能
C. 个人的悲伤
D. 国家之间的关系 -
“功盖三分国”中“功盖”的意思是? A. 功绩被掩盖
B. 功绩超过
C. 功绩微不足道
D. 功绩被忽视 -
杜甫对诸葛亮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冷淡
B. 鄙视
C. 敬仰与惋惜
D.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八阵图》与《将进酒》都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与对理想的追求,但《将进酒》更强调人生的豪情与畅快,而《八阵图》则更多地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英雄的遗憾。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