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试秋夜闻砧》

时间: 2025-01-14 02:17:12

萧瑟秋风散晚凉,谁家清夜捣衣裳。

丁丁遥应疏钟响,数数还如落叶忙。

明月有情留小院,征鸿无数挟轻霜。

不堪客梦湘云远,独对寒灯思渺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馆试秋夜闻砧
作者: 王格 〔明代〕

萧瑟秋风散晚凉,
谁家清夜捣衣裳。
丁丁遥应疏钟响,
数数还如落叶忙。
明月有情留小院,
征鸿无数挟轻霜。
不堪客梦湘云远,
独对寒灯思渺茫。

白话文翻译

在萧瑟的秋风中,晚凉四散,
不知哪家在清冷的夜晚捣衣裳。
远处传来丁丁的敲打声,
如同落叶般纷纷而至,忙碌不已。
明亮的月光似乎有情,照在小院中,
无数的鸿雁飞过,带着轻霜。
不胜客梦中的湘云遥远,
我只身面对寒灯,思绪渺茫。

注释

  • 萧瑟:形容秋风的凄凉。
  • 捣衣裳:捣衣,指用捣衣器具捣衣物,通常是指打理衣物。
  • 丁丁:形容敲打声,通常指清脆的声响。
  • 征鸿:指远行的鸿雁,常用来象征离别。
  • 湘云:湘是指湘水,云是指云彩,合起来可以象征远方的思念。
  • 寒灯:寒冷的灯光,象征孤独的思考。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征鸿”可联系到古诗中常见的旅途与离别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格,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秋夜,诗人可能处于馆试或考试期间,表现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和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馆试秋夜闻砧》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王格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夜的清冷与孤独。全诗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冷的秋夜图景,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诗的开头便以“萧瑟秋风”引入,营造了冷清的氛围,接着用“谁家清夜捣衣裳”引发了对他人生活的联想,这一细节让人感受到一种人间的温情与诗人自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丁丁遥应疏钟响”,则是通过声音的描写,进一步加强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感。诗人巧妙地将“数数还如落叶忙”与秋天的落叶结合,描绘了人们在这个季节中的忙碌与无奈。随后“明月有情留小院”一联,赋予了明月以情感,月光照耀的小院似乎成了诗人心灵的寄托。

最后两句“不堪客梦湘云远,独对寒灯思渺茫”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及对未来的迷茫。在这孤独的夜晚,寒灯下的思索显得格外深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敏感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萧瑟秋风散晚凉”:描绘秋风带来的寒凉之感,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谁家清夜捣衣裳”:引发对他人生活的思考,表达心中孤独。
    • “丁丁遥应疏钟响”:通过声音描写,增强夜晚的静谧感。
    • “数数还如落叶忙”:比喻人们在秋天的忙碌,感慨生活的无奈。
    • “明月有情留小院”:赋予明月以情感,象征思念。
    • “征鸿无数挟轻霜”:描绘归雁,象征离别与思乡之情。
    • “不堪客梦湘云远”:表达对远方的思念,感叹人生的无常。
    • “独对寒灯思渺茫”:孤独的思索,表现内心的迷茫。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征鸿”比作远行的人,象征离别。
    • 拟人:明月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丁丁遥应”和“数数还如”,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思考的渺茫。

意象分析

  • 秋风:象征凋零与孤独。
  • 衣裳:代表生活的琐碎与温情。
  • 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的寄托。
  • 征鸿:象征离别与游子心态。
  • 寒灯:象征孤独的思索与内心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萧瑟秋风”主要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兴奋

  2. “数数还如落叶忙”中的“落叶”象征着什么? A. 秋天的美丽
    B. 生活的忙碌与无奈
    C. 自由
    D. 生命的结束

  3. 诗中“明月有情留小院”中的“明月”充当什么角色? A. 旁观者
    B. 情感的寄托
    C. 生活的象征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牧的作品,同样描写秋天的夜晚与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表达思念兄弟的情感。

诗词对比

  • 王格的《馆试秋夜闻砧》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王格更强调孤独的氛围,而李白则更突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格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方法》
  • 《诗词与人生:古代诗人情感的抒发》

以上是对《馆试秋夜闻砧》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该诗的意境及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