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同醉
作者: 元稹 〔唐代〕
原文展示:
柏树台中推事人,
杏花坛上鍊形真。
心源一种闲如水,
同醉樱桃林下春。
白话文翻译:
在柏树台上,推事的人在忙着审理案件;
在杏花坛中,修炼心性的人显得真诚。
内心的源泉如同闲适的流水,
大家在樱桃林下共同陶醉于春天的气息。
注释:
- 柏树台: 指的是一种用柏树搭建的台子,古代常用于处理公务的地方。
- 推事人: 指负责审理案件的人,类似于现代的法官。
- 杏花坛: 指种植杏花的地方,杏花象征着春天和美好。
- 心源: 内心的源泉,指人的情感和思想。
- 樱桃林: 樱桃树成林,象征着春天的美好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诗人,文学家,曾任翰林学士,和白居易齐名,被称为“元白”。其诗歌风格多样,情感真挚,擅长抒发个人情怀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诗作于春天,描绘了春日下人们的闲适与愉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春天美好的情景,蕴含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同醉》是元稹的一首春日诗,展现了诗人在愉快的春天里与友人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情景。诗的开头描绘了柏树台上审理案件的繁忙,与杏花坛中修炼心性的人形成鲜明对比。前两句的对比,表现出生活的不同面貌:一方面是公务的繁忙和世俗的琐事,另一方面则是心灵的修炼与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心源一种闲如水,同醉樱桃林下春”,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闲如水”形容内心的宁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安宁的情感。最后的“同醉樱桃林下春”更是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表露无遗,表现出一种融洽与和谐的氛围。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柏树台中推事人: 这里描绘了一个忙碌的公务场景,暗示着世俗生活的繁杂。
- 杏花坛上鍊形真: 杏花坛提供了一个修炼心性的环境,表达了追求真诚与内心和谐的愿望。
- 心源一种闲如水: 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宁静与安逸,水的流动象征着心境的流畅与自然。
- 同醉樱桃林下春: 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春天的美好让人陶醉,表达了对友谊与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比: 前两句的对比手法强调了世俗繁忙与内心修炼的差异。
- 比喻: “心源一种闲如水”的比喻形象生动,展现了内心的宁静。
- 意象: 樱桃林的意象增强了春天的美感与愉悦的气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忙碌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友谊的珍贵。
意象分析:
- 柏树: 象征着坚韧与稳定,反映了公务的严肃。
- 杏花: 代表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希望。
- 樱桃: 象征着甜美的生活与友谊的分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同醉》的作者是?
- A. 白居易
- B. 元稹
- C. 杜甫
- D. 李白
-
“心源一种闲如水”中的“闲如水”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愁
- B. 繁忙
- C. 宁静
- D. 激动
答案:
- B. 元稹
- C. 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元稹 vs. 白居易: 二者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作品多表现个人内心的情感,而白居易的作品则更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两者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文集》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