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苔危磴著枯藜,
脚底翻涛汹欲飞。
九陌倦游那有此,
从教惊雪溅尘衣。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苔藓覆盖的石阶上,踩上去仿佛要飞起来,脚下的水涛翻滚汹涌。游历在九条陌路的人,哪里能遇到这样的景象呢?只因这惊人的景色,竟让雪花溅落在了尘衣上。
注释:
- 古苔:古老的青苔,象征着岁月的沧桑。
- 危磴:高高的石阶,形容其险峻。
- 枯藜:干枯的藜,可能暗含衰败与孤寂。
- 九陌:指九条道路,象征着各个方向的旅程。
- 倦游:疲倦的游历,表达对世事的厌倦。
- 惊雪:惊动了雪花,形象地描绘出水花飞溅的动态。
典故解析:
“九陌”源于《论语》,指的是各条通向不同方向的道路,象征人生的多种选择和经历。诗中用此表达了旅途的厌倦与对美景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汝舟,号石湖,南宋时期的诗人和书法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范成大游历之际,可能是在某个凉爽的泉水亭中,周围自然景色的引发,使他感受到与世隔绝的宁静与美好。
诗歌鉴赏:
《冷泉亭放水》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中以水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纷扰世事的厌倦。前两句通过“古苔”和“危磴”描绘出高耸的石阶和长久以来的苔藓,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随后以“脚底翻涛”呈现出水的动态,仿佛在提醒人们自然的力量与活力。后两句则转向情感,表达了诗人游历的疲倦,感叹在世俗的九条道路中难以寻找到如此美妙的风景,最后以“惊雪溅尘衣”结尾,展现出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惊喜与愉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苔危磴著枯藜:描述了古老的苔藓和高高的石阶,画面既古朴又险峻,营造出历史的厚重感。
- 脚底翻涛汹欲飞:水波翻滚的动感,暗示着自然的活力,与前句的静态形成对比。
- 九陌倦游那有此: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厌倦,反映出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
- 从教惊雪溅尘衣:通过水花溅起的细节,表现出自然的美和给人带来的愉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波比作飞翔,增强了动态感。
- 对仗:如“古苔”与“脚底”,“九陌”与“惊雪”,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拟人:水的“翻涛”仿佛在诉说,赋予自然以生动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意在传达出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对宁静与自然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苔:象征时间的积淀与自然的静谧。
- 汹涛: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动感。
- 雪:象征纯洁与美好,同时也代表着惊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九陌”指的是什么?
A. 九条道路
B. 九个方向
C. 九种情感
D. 九个地方 -
“脚底翻涛”中“翻涛”形容什么?
A. 风的声音
B. 水的波动
C. 石阶的险峻
D. 动植物的生长 -
诗人通过“惊雪溅尘衣”想表达什么?
A. 自然的无情
B. 对美景的惊叹
C. 对尘世的厌倦
D. 心情的烦躁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白居易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山中杂诗》:王维与范成大的自然景色对比,王维更注重自然与人心的融合,而范成大则体现了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与厌倦世事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古诗十九首》
- 《中国诗词鉴赏辞典》
- 《宋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