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忆山居六首。泰山石(兖州从事所寄)》

时间: 2025-01-07 20:14:18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对。

沧海似熔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

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对。
沧海似熔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
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白话文翻译:

清晨鸡鸣,日出时分,我在观望泰山,远远地与东边的扶桑山遥相对峙。
大海波涛汹涌,像是熔化的金子,众多的山峰如同点点黛色。
我遥望那青翠的山峰,独自伫立在烟雾与云雾之间。
这块石头依偎在五棵松树旁,苍苍欲滴,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

注释:

字词注释:

  • 鸡鸣:清晨鸡叫,象征黎明。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东海之岛,常被视为日出的地方。
  • 沧海:形容大海,给人一种广阔深邃的感觉。
  • 熔金:比喻海面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的金色。
  • 点黛:形容山峰的颜色,像点点黛青色。
  • 碧峰:形容青翠的山峰。
  • 烟岚:指云雾、烟雾。

典故解析:

  • “扶桑”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东方和光明。
  • “沧海”寓意广阔的海洋,常用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 “五松”在古代文化中象征长寿和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字梦周,唐代诗人、政治家,以诗歌和散文闻名。他在政治上有一定成就,曾任多个重要职务,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德裕在兖州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索。诗中流露出对山水的深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李德裕的《重忆山居六首》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感悟。全诗通过清晨的鸡鸣声引入,展现了日出时分的美丽景象。诗人把远处的扶桑山与泰山相对比,显示出自然的辽阔与壮阔。接下来,通过“沧海似熔金,众山如点黛”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海面在阳光照耀下的闪烁和山峰的轮廓,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

在“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中,诗人通过独自一人伫立于烟雾缭绕的山谷中,表达了一种孤独而深邃的思考。这不仅是对外界自然的感悟,更是对自身内心世界的探寻。最后一句提到的“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则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的主题,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人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节奏明快,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鸡鸣日观望:清晨的鸡鸣声伴随着日出的光辉,展现了一个清新明亮的早晨。
  • 远与扶桑对:远处的扶桑山,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与自己所处的泰山形成对比。
  • 沧海似熔金:大海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如同熔化的金子,形象而生动。
  • 众山如点黛:众多的山峰在远处显得模糊而轻盈,像点点黛色,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遥知碧峰首:遥远地就能看见那青翠的山峰,表现了诗人超然的视角。
  • 独立烟岚内:诗人在烟雾缭绕中独自伫立,带有一种孤独感和思考的深度。
  • 此石依五松:这块石头依偎在松树旁,象征着坚韧和长久。
  • 苍苍几千载:通过“苍苍”描绘了岁月的沧桑,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沧海似熔金”,通过比喻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使诗更加和谐。
  • 意象:如“鸡鸣”、“扶桑”、“碧峰”等,构建了丰富的自然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哲理的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鸣: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扶桑:代表光明与东方的神秘。
  • 沧海:象征广阔与深邃。
  • 碧峰:代表自然的美丽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鸡鸣日观望”中的“鸡鸣”指的是什么时候?

    • A. 晚上
    • B. 清晨
    • C. 中午
    • D. 傍晚
  2. “沧海似熔金”中的“熔金”形容了什么?

    • A. 山的颜色
    • B. 海面的光辉
    • C. 天空的颜色
    • D. 太阳的颜色
  3. 诗中提到的“五松”象征着什么?

    • A. 幸福
    • B. 坚韧与长寿
    • C. 富贵
    • D. 时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与李德裕的《重忆山居六首》均描绘了自然山水的壮丽,而李白更多表现豪放与奔放的情感,李德裕则渗透了深邃的哲理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李德裕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