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可权题余干县白云亭》

时间: 2025-01-04 08:03:55

曩谁筑孤亭,胜日有感遇。

永怀刘随州,因榜白云句。

遗老不能谈,岁月忽成屡。

绿阴斤斧尽,华屋风雨仆。

吴侯七闽英,宰县有真趣。

弦歌解民愠,根节去吏蠹。

材收佛宫余,工有子来助。

厦成燕雀贺,水满凫雁翥。

四海名士来,一笑坐客聚。

云兴碧山留,云散清江去。

斯须成苍狗,皆道不如故。

至人观万物,谁有安立处。

寄语吴令君,但遣糟床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吴可权题余干县白云亭

黄庭坚 〔宋代〕

曩谁筑孤亭,胜日有感遇。
永怀刘随州,因榜白云句。
遗老不能谈,岁月忽成屡。
绿阴斤斧尽,华屋风雨仆。
吴侯七闽英,宰县有真趣。
弦歌解民愠,根节去吏蠹。
材收佛宫余,工有子来助。
厦成燕雀贺,水满凫雁翥。
四海名士来,一笑坐客聚。
云兴碧山留,云散清江去。
斯须成苍狗,皆道不如故。
至人观万物,谁有安立处。
寄语吴令君,但遣糟床注。

白话文翻译:

谁曾在此地建造了孤独的亭子,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感慨万千。
我永远怀念刘随州,因为他写下了“白云”的诗句。
老者无法倾诉,岁月匆匆已过去多次。
绿荫之下,斧头也都无影无踪,
华丽的房屋在风雨中屡遭摧残。
吴侯是七闽的英杰,治理县城别有一番趣味。
音乐和歌声安抚了百姓的愤懑,
根本的地方治理去除了官吏的腐败。
从寺庙收集的木材,工匠们也来援助。
新建的房子如同燕雀欢叫,水满则凫雁飞翔。
四海的名士纷纷来此,欢笑着聚在一起。
云在碧山上升起,云散时清江流去。
短短的时光变成苍狗,大家都说不如旧时。
至高的人观察万物,谁能安于立足之地?
我寄语吴令君,请让酒坛畅饮无忧。

注释:

  • :以前,往昔。
  • 孤亭:孤独的亭子,指的是白云亭。
  • 随州:指刘长风,他的诗句中有“白云”。
  • 遗老:年老的人,指无法再交流的人。
  • 斤斧:古代工具,表示砍伐。
  • 吴侯:吴国的侯爵,指的是地方的统治者。
  • 根节:根本的制度或根基。
  • 佛宫:指佛教寺庙。
  • :房屋。
  • 凫雁:水鸟,象征着自由。
  • 苍狗:比喻时间的流逝,短暂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属于“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余干县的白云亭,因吴可权(即吴侯)题名而作。黄庭坚在诗中表达了对往事的思念、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余干县白云亭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在开头,诗人追问“曩谁筑孤亭”,引发对亭子过去故事的好奇,展现出他对历史的敬畏与思索。接着,诗中提及“永怀刘随州,因榜白云句”,表达了对刘诗人的怀念,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精神的联系和传承。

诗中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绿阴斤斧尽”、“华屋风雨仆”,反映了时间对事物的侵蚀与变迁。尤其是“吴侯七闽英,宰县有真趣”,表现了诗人对吴侯治县能力的赞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与治世之士的共鸣。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名士聚集的描写,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社会的繁荣。最后,诗人回归哲学思考,提出“至人观万物,谁有安立处”,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深思,强调了生活的无常和变化。

整体而言,黄庭坚在这首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历史回顾、自然描绘与哲学思考,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曩谁筑孤亭:开篇设问,感叹亭子的建立者,隐含历史的久远和对往昔的追忆。
  2. 胜日有感遇:在美好日子里,感到某种情绪的遇见,暗示诗人内心的激动与感慨。
  3. 永怀刘随州:表达对刘随州的思念,点出主题。
  4. 因榜白云句:提及刘随州的作品,强调诗歌的传承。
  5. 遗老不能谈:老者因岁月流逝而无法表达,反映人与时间的无奈。
  6. 岁月忽成屡:岁月如白驹过隙,感叹时间的飞逝。
  7. 绿阴斤斧尽:自然生机蓬勃,暗示人类活动的消逝。
  8. 华屋风雨仆:华丽的房屋在风雨中受损,象征脆弱和无常。
  9. 吴侯七闽英:称赞吴侯的英明治理,体现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10. 宰县有真趣:对地方治理的参与和乐趣的认可。
  11. 弦歌解民愠:音乐缓解了民众的不满,展现出文化的力量。
  12. 根节去吏蠹:治理根本上去除了腐败,展现诗人的理想。
  13. 材收佛宫余:木材用于佛教寺庙,象征灵性与物质的结合。
  14. 工有子来助:工匠得到支持,暗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15. 厦成燕雀贺:房屋竣工,鸟儿欢歌,象征喜庆与繁荣。
  16. 水满凫雁翥:水满则鸟飞,描绘出自然景象的和谐。
  17. 四海名士来:名士云集,反映出人际关系的和谐。
  18. 一笑坐客聚:欢乐的气氛,人与人之间的融洽。
  19. 云兴碧山留:云彩在青山上升起,象征希望与美好。
  20. 云散清江去:云散去后,清江流淌,体现自然的变化。
  21. 斯须成苍狗:短暂的时间,易逝的事物。
  22. 皆道不如故:大家都感叹不如以前,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23. 至人观万物:至高的智者观察一切,反映哲学的思考。
  24. 谁有安立处:追问立足之地,暗示人生的无根与漂泊。
  25. 寄语吴令君:寄托话语于吴令君,希望他能理解。
  26. 但遣糟床注:希望他能酌酒畅饮,轻松生活。

修辞手法

  • 设问:开头设问引起读者思考。
  • 对仗:如“绿阴斤斧尽,华屋风雨仆”,增强诗的节奏感。
  • 比喻:如“斯须成苍狗”,比喻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对社会的思考、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黄庭坚对人性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亭:象征孤独与怀旧。
  • 白云:象征自由与诗意。
  • 岁月:流逝的时间,象征无常。
  • 绿阴:自然的生机,象征生命的延续。
  • 华屋:美好的生活状态,但也暗示脆弱。
  • 名士:人际关系的融洽,象征文化的繁荣。
  • :自然的变化,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刘随州”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刘长风
    D. 白居易

  2. “岁月忽成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
    B. 对于未来的期待
    C. 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
    D. 对于友情的珍惜

  3. 诗中“云兴碧山留,云散清江去”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战争的场景
    B. 自然的变化
    C. 人际的聚散
    D. 历史的变迁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次韵吴可权题余干县白云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对人生的思考,但黄庭坚更侧重于历史的追忆和社会的观察,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出不同的文化视角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次韵吴可权题余干县白云亭》的诗意与美感。

相关诗句

曩谁筑孤亭,胜日有感遇。下一句是什么

永怀刘随州,因榜白云句。上一句是什么

永怀刘随州,因榜白云句。下一句是什么

遗老不能谈,岁月忽成屡。上一句是什么

遗老不能谈,岁月忽成屡。下一句是什么

绿阴斤斧尽,华屋风雨仆。上一句是什么

绿阴斤斧尽,华屋风雨仆。下一句是什么

吴侯七闽英,宰县有真趣。上一句是什么

吴侯七闽英,宰县有真趣。下一句是什么

弦歌解民愠,根节去吏蠹。上一句是什么

弦歌解民愠,根节去吏蠹。下一句是什么

材收佛宫余,工有子来助。上一句是什么

材收佛宫余,工有子来助。下一句是什么

厦成燕雀贺,水满凫雁翥。上一句是什么

厦成燕雀贺,水满凫雁翥。下一句是什么

四海名士来,一笑坐客聚。上一句是什么

四海名士来,一笑坐客聚。下一句是什么

云兴碧山留,云散清江去。上一句是什么

曩谁筑孤亭,下一句是什么

胜日有感遇。上一句是什么

胜日有感遇。下一句是什么

永怀刘随州,上一句是什么

永怀刘随州,下一句是什么

因榜白云句。上一句是什么

因榜白云句。下一句是什么

遗老不能谈,上一句是什么

遗老不能谈,下一句是什么

岁月忽成屡。上一句是什么

岁月忽成屡。下一句是什么

绿阴斤斧尽,上一句是什么

绿阴斤斧尽,下一句是什么

华屋风雨仆。上一句是什么

华屋风雨仆。下一句是什么

吴侯七闽英,上一句是什么

吴侯七闽英,下一句是什么

宰县有真趣。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