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舞阳西寺旧题处》

时间: 2025-01-14 08:12:36

万事纷纷日日新,当时题壁是前身。

寺僧物色来相访,我似昔人非昔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事纷纷日日新,当时题壁是前身。
寺僧物色来相访,我似昔人非昔人。

白话文翻译:

万事都在不断变化,每天都有新的事物出现。那时我在墙上题写的字,是我过去的身影。寺里的僧人们四处打听,特意来拜访我,而我却感觉自己与从前的自己已大相径庭。

注释:

  • 万事纷纷:指世事繁杂,不断变化。
  • 日日新: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
  • 题壁:在墙壁上题写。
  • 前身:指过去的自己或身世。
  • 寺僧物色:寺庙里的僧人打听、寻找。
  • 我似昔人非昔人:我就像过去的人,但又与过去的自己完全不同。

典故解析:

黄庭坚这首诗提到的“题壁”,可以追溯到古时文人墨客常常在名胜古迹或寺庙墙壁上题写诗文,以留下自己的足迹与心声。诗中提到的“昔人”与“非昔人”,反映了时间流逝对人带来的变化和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黄庭坚晚年,他在寺庙中回顾往昔,思考人生的变迁与自我身份的变化。

诗歌鉴赏:

《书舞阳西寺旧题处》是黄庭坚在寺庙中所作,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与自身变化的深刻感悟。首句“万事纷纷日日新”,用极简练的语言道出了世事的多变与快速,仿佛一瞬间,过去的点滴即被淡忘。接下来提到的“当时题壁是前身”,则体现了他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过去的“题壁”成为了他身份的象征。而“寺僧物色来相访”则反映了他在寺庙中受到的关注,暗示着他在文人圈中的地位。最后一句“我似昔人非昔人”更是情感的高潮,表现出他对自身变化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自省,揭示了人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哲理,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万事纷纷日日新:体现生活的多样性与快速变化。
    • 当时题壁是前身:回忆起自己曾经在此留下的痕迹,表明过去与现在的对比。
    • 寺僧物色来相访:寺中的僧人因好奇而来,反映出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 我似昔人非昔人:自我认同的挣扎,表明内心的失落感。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人与今人的对比,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 隐喻:题壁作为身份的象征,暗示过去的自我。
  • 主题思想

    • 诗歌探讨了时间对人的影响,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自身变化的感叹。

意象分析:

  • 万事:代表生活中的各种事务,象征着复杂性。
  • 题壁:象征着记忆与身份的印记。
  • 寺僧:反映出人际关系与社会认同。
  • 昔人:代表过去的自我,与现在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事纷纷日日新”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现状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2. 诗中提到的“题壁”指的是什么?

    • A. 在墙壁上书写的诗文
    • B. 一种古老的书法
    • C. 过往的记忆
  3. “我似昔人非昔人”表达了什么?

    • A. 自我认同的变化
    • B. 对他人的羡慕
    •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李白《将进酒》:探讨人生短暂与及时行乐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庭坚与李白对时间的态度,黄庭坚更为沉思,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