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邱社怀赵太史》

时间: 2025-01-06 08:29:03

逸客尊开晚沐堂,堂前丛桂起相望。

美人恰伴青春去,彩笔空悬白昼长。

识面独惭歌下里,知音谁与究全唐。

双溪三洞名山在,杖屦遨游自一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逸客尊开晚沐堂,堂前丛桂起相望。
美人恰伴青春去,彩笔空悬白昼长。
识面独惭歌下里,知音谁与究全唐。
双溪三洞名山在,杖屦遨游自一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逸客在晚霞映照下的沐浴堂中,堂前的桂花映入眼帘。正值青春的美人恰好离去,手中的彩笔空悬,白昼似乎变得越来越长。面对熟悉的面孔,我感到惭愧,不知谁能与我一起探讨唐诗的精髓。双溪三洞的名山依然在,我则悠然自得地漫游于此,享受属于自己的空间。

注释:

  • 逸客:指不受世俗拘束的文人。
  • 晚沐堂:指在晚间沐浴的地方,象征放松和享受。
  • 丛桂:指成片的桂花,象征美好和芳香。
  • 美人:指青春年少的女子,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形象。
  • 彩笔:指诗人的创作工具,象征文学创作。
  • 白昼长:表示时间的延续,可能暗示诗人的思绪。
  • 识面:指熟悉的面孔。
  • 知音:指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古代常用于指知音和志同道合者。
  • 双溪三洞:指具体的自然景观,代表诗人向往的游玩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志尹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思。黄志尹的诗歌风格简练而富有情感,常以景抒情,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浮邱社怀赵太史》这首诗可能是在黄志尹朋友赵太史的启发下创作的,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及自身感受,表达了文人独特的情怀与对文学的追求。

诗歌鉴赏:

《浮邱社怀赵太史》是一首以闲适与思考为主题的诗作,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逸客在晚沐堂中,前方的桂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这一自然景观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两句中,美人在青春的时光中离去,诗人手中的彩笔空悬,体现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创作灵感的困境。此时,时间的延续似乎让诗人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奈。

第三联则提出了对知音的渴望,诗人自觉与他人难以共鸣,表达了文人独特的孤独感。最后的两句则描绘了双溪三洞的壮丽山景,诗人通过杖屦遨游,展现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这种洒脱的态度与前面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为丰富。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人的深切怀念,也反映出他对人生、文学及自我价值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逸客尊开晚沐堂:描绘一个自由自在的文人在晚霞下的沐浴堂中,表现出轻松惬意的生活状态。
  2. 堂前丛桂起相望:前方的桂花树相互映衬,营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
  3. 美人恰伴青春去:青春的美人恰好离去,暗示着时光流逝。
  4. 彩笔空悬白昼长:手中的彩笔悬空,无法继续创作,表达了对灵感的渴望与无奈。
  5. 识面独惭歌下里:面对熟悉的面孔感到惭愧,暗示与他人难以沟通。
  6. 知音谁与究全唐:寻求能够理解自己的人,探讨唐诗的内涵。
  7. 双溪三洞名山在:双溪三洞的名山依然存在,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8. 杖屦遨游自一方:诗人悠然自得地游玩,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桂花比喻美好事物。
  • 拟人:将时间和灵感赋予人性,表现出其无情和难以把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创作灵感的渴望,反映了文人孤独与追求理想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逸客:象征着自由与不受拘束的文人。
  2. 桂花:象征着美好与芳香,代表着诗人内心的追求。
  3. 美人:青春与美丽的象征,暗示着逝去的时光。
  4. 彩笔:象征诗人的创作与文人生活。
  5. 双溪三洞:代表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向往的游玩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逸客”是指什么? A. 一位商人
    B. 一位自由自在的文人
    C. 一位农民
    D. 一位官员

  2. “美人恰伴青春去”中“美人”象征什么?

  3. “杖屦遨游自一方”中的“杖屦”指的是什么?

答案:

  1. B
  2. 青春与美丽
  3. 诗人自由自在的游玩状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更多的是宁静与和谐的感觉。
  • 李白的《月下独酌》: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情感上更为激烈和奔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黄志尹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