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山谒苏祠言别》
时间: 2025-01-06 08:09: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金山谒苏祠言别
作者:黄志尹 〔明代〕
金山京口旧称奇,
郁郁灵洲但小之。
鳌冠烟霞吟兴剧,
蜃腾雄胜赏心驰。
诸天慧日空王寺,
振古高风学士祠。
边岸帆樯真咫尺,
往还翘首有遗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的美丽景色和文化底蕴。金山位于京口,曾被称为奇山,灵洲的风光虽然不大,却依然郁郁葱葱。山顶的鳌鱼在烟霞中吟唱,气氛非常热烈;而蜃楼的壮丽景象让人心情愉悦。诗中提到的王寺在空旷的天空中沐浴着阳光,古代的风范在学士祠中更显高洁。在岸边,船帆显得近在咫尺,而往来的船只让我不禁想起了往昔的情景。
注释
- 金山:指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是一座风景名胜区。
- 京口:古代对镇江的称谓,因其地处长江与京口交汇处而得名。
- 灵洲:金山上的风景名胜,虽然不大,却风景如画。
- 鳌: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雄伟和力量。
- 蜃:蜃气楼的来源,指海面上出现的幻影,象征着美丽的景象。
- 王寺:指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中的滕王阁,象征着古代文人的风雅。
- 学士祠:指纪念古代著名文人的祠堂,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尊重。
典故解析
- 金山:与多位文人墨客有关,历代文人常在此吟咏。
- 王寺与学士祠:古代文人聚集之地,代表着士人的理想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志尹,明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精于诗文,作品多以山水、抒怀为主,风格清新高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金山游览之后写就的,表达了诗人对金山美景的赞美和对古代文化的追思,体现了那一时代士人对于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小金山谒苏祠言别》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金山的自然美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在金山游览之际,情感随景而生,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往昔文化的追忆。诗中“金山京口旧称奇”点明了金山的历史地位,接着通过“鳌冠烟霞”与“蜃腾雄胜”二句,描绘了金山的壮观和诗人内心的激荡,表现出自然景观与诗人情感的和谐统一。
从“诸天慧日空王寺”到“振古高风学士祠”,诗人将金山与古代文化结合,展现了文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文学的执着。而最后两句“边岸帆樯真咫尺,往还翘首有遗思”,则通过对帆船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对昔日往事的无限缅怀和情感的寄托。整首诗在清丽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人文情怀之间,达到了完美的平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山京口旧称奇:金山位于京口,古时就以其奇特的景色而闻名。
- 郁郁灵洲但小之:灵洲虽小,却郁郁葱葱,风景如画。
- 鳌冠烟霞吟兴剧:山顶的鳌鱼在烟霞中吟唱,气氛热烈。
- 蜃腾雄胜赏心驰:蜃楼的壮丽让人心情愉悦,景象宏伟。
- 诸天慧日空王寺:王寺在阳光下显得空旷而明亮,象征着文化的辉煌。
- 振古高风学士祠:学士祠承载着古人的风范,表达对文化的尊重。
- 边岸帆樯真咫尺:岸边的船帆近在咫尺,视线清晰。
- 往还翘首有遗思: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和思念涌上心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山比作奇山,用“鳌冠烟霞”形容其雄伟。
- 对仗:如“边岸帆樯真咫尺,往还翘首有遗思”,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烟霞似乎在吟唱,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金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文化的追思,体现了士人对理想与历史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山: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历史的厚重。
- 灵洲:代表着诗意的栖息地,象征着文人情怀。
- 鳌与蜃:象征着神秘与美丽,传递出幻想与现实的结合。
- 王寺与学士祠:代表着文化的传承与文人的风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金山位于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镇江
- C. 南京
- D. 武汉
-
诗中提到的“蜃”象征什么?
- A. 雄伟
- B. 美丽的幻影
- C. 历史
- D. 神秘
-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
- A. 金山京口旧称奇
- B. 诸天慧日空王寺
- C. 鳌冠烟霞吟兴剧
- D. 往还翘首有遗思
答案
- B. 镇江
- B. 美丽的幻影
- B. 诸天慧日空王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桃花源记》 vs. 《小金山谒苏祠言别》
- 两者均描绘了自然美,但《桃花源记》更强调理想与人文的结合,而《小金山谒苏祠言别》则更注重对历史与文化的追忆。
-
王维的《山居秋暝》 vs. 黄志尹的《小金山谒苏祠言别》
- 王维的诗风清幽,重在情景交融,而黄志尹则通过丰富的文化意象,展现了自然与文化的深刻联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文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