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山吊古》

时间: 2025-01-19 20:06:30

宋室沈沦事已终,英雄阳九叵成功。

擎天力屈三仁仆,率土兵颓一旅空。

乌鸟有情哺寄子,黔黎无计泣遗弓。

华夷仰止层厓石,屹立洪涛逆浪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宋室沈沦事已终,英雄阳九叵成功。
擎天力屈三仁仆,率土兵颓一旅空。
乌鸟有情哺寄子,黔黎无计泣遗弓。
华夷仰止层厓石,屹立洪涛逆浪中。

白话文翻译:

宋朝的覆灭已经成定局,英雄们却无法改变这一切。
支撑天际的力量屈服于三位仁士的牺牲,四方的士兵也无力抵抗,仿佛一支空旅。
乌鸦有情地哺育着自己的雏鸟,而百姓却无计可施,只有泪流满面,怀念昔日的弓箭。
华夏与夷族都仰望着巍峨的山石,屹立在滔滔洪流与逆境之中。

注释:

  • 沈沦:指沦陷、沉沦,形容宋室的覆灭。
  • 阳九:指阳九,可能是指某位英雄人物或象征。此处可能暗指英雄无用武之地。
  • 三仁仆:指的是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理想与信念在现实中遭遇困境。
  • 黔黎:指的是黑色的百姓,象征普通民众。
  • 遗弓:指失去的武器,象征着力量与抵抗的消失。
  • 华夷:华夏与夷族,指中国与外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志尹,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政治关怀。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明代社会动荡的时期,正值宋朝覆灭之后,国家分裂与战乱频繁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沉思与对英雄无奈的惋惜。

诗歌鉴赏:

《厓山吊古》是一首深沉而富有哲理的诗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诗人描绘了宋朝灭亡的悲惨景象,表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诗歌开篇便提到“宋室沈沦事已终”,直接指出历史的沉痛事实,令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苍凉感。

接着,诗人提到“英雄阳九叵成功”,这不仅是对英雄主义的质疑,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尽管有志之士仍在努力,但面对历史的洪流,个人的力量往往显得微不足道。接下来的“擎天力屈三仁仆”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

诗中提到的“乌鸟有情哺寄子”,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反衬出人间的苦难。最后的“华夷仰止层厓石”则强调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尽管有高耸的山石屹立于波涛之中,却难以阻止历史的潮流。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深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个人命运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宋室沈沦事已终:宋朝的灭亡已经成了过去的事实,历史的悲剧已经无法逆转。
  2. 英雄阳九叵成功:尽管有英雄豪杰,然而他们的努力却无法改变历史。
  3. 擎天力屈三仁仆:三位仁士(孔子、孟子、荀子)所代表的理想在现实中遭遇挫折。
  4. 率土兵颓一旅空:四方的士兵无力反抗,仿佛一支空荡荡的旅队。
  5. 乌鸟有情哺寄子:乌鸦母亲用自己的方式哺育小鸟,象征母爱的深沉。
  6. 黔黎无计泣遗弓:普通百姓面对无力感,只有泪流满面,怀念失去的力量。
  7. 华夷仰止层厓石:华夏与夷族都仰望着这巍峨的山石,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无奈。
  8. 屹立洪涛逆浪中:在巨大的历史洪流中,山石屹立不倒,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拟人:如“乌鸟有情”,通过赋予动物以人类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整首诗在形式上显得工整,增强了音律美。
  • 比喻:用“层厓石”比喻历史的厚重与不可动摇,增强了诗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溯,表达了对英雄理想的质疑以及对普通百姓苦难的同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鸟:象征母爱与生命的延续。
  • 遗弓:象征力量与抵抗的失落。
  • 层厓石:象征历史的厚重与不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厓山吊古》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明代
    • C. 宋代
  2. 诗中提到的“三仁仆”是指谁?

    • A. 孔子、孟子、荀子
    • B. 李白、杜甫、白居易
    • C. 诸葛亮、曹操、刘备
  3. 诗中“乌鸟有情哺寄子”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友情
    • B. 母爱
    • C. 恋爱

答案:

  1. B. 明代
  2. A. 孔子、孟子、荀子
  3. B. 母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对比《厓山吊古》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反映了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但杜甫的作品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黄志尹则更多地关注历史的兴亡与社会的变迁。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与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