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山中作》
时间: 2025-01-06 15:02: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秋山中作 李山甫 〔唐代〕 荣枯无路入千峰,肥遁谁谐此志同。 司寇亦曾遭鲁黜,步兵何事哭途穷。 桧松瘦健滴秋露,户牖虚明生晚风。 山思更清人影绝,陇云飞入草堂中。
白话文翻译:
在千峰万壑中,荣枯无常,谁能与我共此隐逸之志? 司寇也曾被鲁国罢黜,步兵为何在穷途末路时哭泣? 桧树松树瘦削而健壮,滴下秋露,门窗空明,晚风生起。 山中的思绪更加清澈,人影已绝,陇上的云飞入草堂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荣枯:指草木的茂盛与凋零。
- 肥遁:指隐居避世。
- 司寇:古代官职名,这里指孔子,孔子曾任鲁国司寇。
- 步兵:指阮籍,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因政治失意而常醉酒哭途。
- 桧松:两种常绿树木,象征坚韧。
- 户牖:门窗。
- 陇云:山间的云雾。
典故解析:
- 司寇亦曾遭鲁黜:指孔子被鲁国罢免司寇职务,隐喻诗人自己的政治失意。
- 步兵何事哭途穷:指阮籍因政治失意而醉酒哭途,反映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山甫,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隐逸山林、超脱尘世的情怀。此诗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失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早秋时节,诗人身处山中,感慨自然与人生的荣枯无常,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政治的失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失望。诗中“荣枯无路入千峰”一句,既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壮丽,又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肥遁谁谐此志同”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希望能有志同道合之人共度此生。后几句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如“桧松瘦健滴秋露”、“户牖虚明生晚风”,进一步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清幽的山林之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荣枯无路入千峰”:描绘山中景色的壮丽,隐喻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 “肥遁谁谐此志同”:直接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希望能有志同道合之人共度此生。
- “司寇亦曾遭鲁黜”:借用孔子被罢免司寇职务的典故,隐喻诗人自己的政治失意。
- “步兵何事哭途穷”:借用阮籍醉酒哭途的典故,反映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 “桧松瘦健滴秋露”:通过对桧松的描绘,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 “户牖虚明生晚风”:描绘山中清幽的环境,营造超脱尘世的氛围。
- “山思更清人影绝”: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人影已绝,思绪更加清澈。
- “陇云飞入草堂中”:描绘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增添诗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荣枯无路入千峰”中的“荣枯”比喻人生的无常。
- 拟人:如“步兵何事哭途穷”中的“哭途穷”赋予步兵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桧松瘦健滴秋露,户牖虚明生晚风”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失望。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象,诗人抒发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荣枯:比喻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 肥遁:象征隐逸生活。
- 司寇:象征政治失意。
- 步兵:象征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 桧松: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 户牖:象征清幽的环境。
- 陇云:象征山中的云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肥遁谁谐此志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希望有人能理解他的政治抱负 B. 希望有人能与他共度隐逸生活 C. 希望有人能帮助他实现政治理想 D. 希望有人能与他共赏山中美景
-
诗中“步兵何事哭途穷”借用了哪个历史人物的典故? A. 孔子 B. 阮籍 C. 李白 D. 杜甫
-
诗中“桧松瘦健滴秋露”中的“桧松”象征什么? A. 柔弱 B. 坚韧 C. 凋零 D. 茂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山中景色的壮丽,但更多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 杜甫的《望岳》:表达了对山川的赞美,但更多体现了一种壮志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山甫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