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汉州西湖》
时间: 2025-01-06 18:27: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汉州西湖 薛能 〔唐代〕 西湖天下名,可以濯吾缨。况是携家赏,从妨半驿程。尝茶春味渴,断酒晚怀清。尽得幽人趣,犹嫌守吏迎。重餐逢角暮,百事喜诗成。坐阻湘江谪,谁为话政声。
白话文翻译:
西湖的名声天下皆知,可以用来洗涤我的帽缨。何况是带着家人一同欣赏,虽然因此耽误了半程的驿站行程。品尝春茶解渴,晚上断酒后心情清爽。完全体会到了隐士的乐趣,却还嫌守吏的迎接打扰。再次用餐时遇到角声暮色,百事都因诗作而感到喜悦。因为被贬谪到湘江,谁又能与我谈论政事的声音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濯吾缨:洗涤帽缨,比喻净化心灵。
- 携家赏:带着家人一同欣赏。
- 妨半驿程:耽误了半程的驿站行程。
- 尝茶春味渴:品尝春茶解渴。
- 断酒晚怀清:晚上断酒后心情清爽。
- 幽人趣:隐士的乐趣。
- 守吏迎:守吏的迎接。
- 重餐逢角暮:再次用餐时遇到角声暮色。
- 坐阻湘江谪:因为被贬谪到湘江。
- 话政声:谈论政事的声音。
典故解析:
- 濯吾缨:出自《楚辞·渔父》,原意是渔父劝屈原洗涤帽缨,比喻净化心灵。
- 湘江谪:指被贬谪到湘江地区,历史上许多文人因政治原因被贬至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涉及山水、田园、边塞等多种题材。此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谪到湘江地区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政治失意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薛能被贬谪到湘江地区时所作,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政治失意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西湖天下名,可以濯吾缨”一句,既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也隐含了对净化心灵的渴望。“况是携家赏,从妨半驿程”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即使因此耽误了行程也在所不惜。“尝茶春味渴,断酒晚怀清”和“尽得幽人趣,犹嫌守吏迎”则分别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惬意生活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最后两句“坐阻湘江谪,谁为话政声”则流露出了诗人对政治失意的感慨和对交流政见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湖天下名,可以濯吾缨”:西湖的名声天下皆知,可以用来洗涤我的帽缨,比喻净化心灵。
- “况是携家赏,从妨半驿程”:何况是带着家人一同欣赏,虽然因此耽误了半程的驿站行程。
- “尝茶春味渴,断酒晚怀清”:品尝春茶解渴,晚上断酒后心情清爽。
- “尽得幽人趣,犹嫌守吏迎”:完全体会到了隐士的乐趣,却还嫌守吏的迎接打扰。
- “重餐逢角暮,百事喜诗成”:再次用餐时遇到角声暮色,百事都因诗作而感到喜悦。
- “坐阻湘江谪,谁为话政声”:因为被贬谪到湘江,谁又能与我谈论政事的声音呢?
修辞手法:
- 比喻:“濯吾缨”比喻净化心灵。
- 对仗:“尝茶春味渴,断酒晚怀清”中的“尝茶”与“断酒”,“春味渴”与“晚怀清”形成对仗。
- 拟人:“犹嫌守吏迎”中的“嫌”赋予了诗人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政治失意的感慨和对交流政见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着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
- 濯吾缨:象征着净化心灵。
- 携家赏:象征着家庭生活的珍视。
- 尝茶春味渴:象征着自然中的惬意生活。
- 断酒晚怀清:象征着心情的清爽。
- 幽人趣:象征着隐士的乐趣。
- 守吏迎:象征着官场生活的厌倦。
- 湘江谪:象征着政治失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濯吾缨”的比喻意义是什么? A. 洗涤帽缨 B. 净化心灵 C. 欣赏美景 D. 隐逸生活
-
诗中“尝茶春味渴”表达了什么? A. 对茶的喜爱 B. 对春天的渴望 C. 对自然的惬意生活 D. 对政治的厌倦
-
诗中“坐阻湘江谪”表达了什么? A. 对湘江的喜爱 B. 对贬谪的无奈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家庭的珍视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对政治失意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薛能的《题汉州西湖》: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薛能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政治失意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