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
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销亡。
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
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
扰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
白话文翻译
露水凄凉地滴落,百花已然凋谢芬芳。
槿花容易衰败,桂枝也在渐渐枯亡。
迷途无车马相伴,缓缓行走又何处去。
晨曦映照在尘埃上,阳光照耀着春天的光景。
扰动的景象让我想起从前,内心的疼痛如同肝肠寸断,灵魂在空中飘扬。
注释
字词注释
- 凄凄:形容悲凉的样子。
- 白露:指秋天的露水,象征着凋零和寒凉。
- 芬芳:花香,指花的美好。
- 槿花:即木槿花,开花时间短,象征短暂。
- 销亡:消逝,衰退。
- 迷途:迷失的道路。
- 款款:慢慢地,缓缓地。
- 晓月:清晨的月亮,象征希望与新生。
- 扰景:打扰的景象,令人感伤的景象。
- 肝裂魂飘扬:形容内心极度痛苦,灵魂不安宁。
典故解析
- 槿花易衰:源于《诗经·小雅》,象征了事物的短暂与无常。
- 桂枝:桂树象征着高洁与长久,但在此也暗示其衰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诗人。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花鸟,情感真挚,风格清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唐寅的作品受到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伤内》写于唐寅的晚年,彼时他经历了人生的诸多波折,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此诗反映了他对生命脆弱和逝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个人内心的孤寂与痛楚。
诗歌鉴赏
《伤内》是一首富有情感张力的诗,唐寅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传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凄凄白露零”点出季节的变迁,露水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接着,作者提到“百卉谢芬芳”,通过对花卉的描绘,进一步强调生命的流逝与美好的消逝。
在“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销亡”中,槿花与桂枝的象征意义更为显著,槿花的短暂和桂枝的凋零,暗示着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长久。接下来的“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而“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则在灰暗的情绪中透出一丝希望,晨曦与阳光象征着新生与重生,然而这种希望却被“扰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的悲伤所吞噬。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悲凉、孤独与思索的氛围,反映了唐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心的痛苦与对生命的沉思,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凄凄白露零:描绘了秋天的白露,渗透着凄凉的气息。
- 百卉谢芬芳:百花凋谢,失去了芬芳,暗示生命的短暂。
- 槿花易衰歇:槿花容易衰退,强调事物的脆弱。
- 桂枝就销亡:桂枝的消亡,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也会逝去。
- 迷途无往驾:迷失方向,无车马相伴,表现孤独。
- 款款何从将:缓缓而行,不知何处去,充满迷茫。
- 晓月丽尘梁:晨曦照耀尘埃,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 白日照春阳:阳光普照春天的景象,传达温暖与生机。
- 扰景念畴昔:打扰的景象勾起对往昔的回忆。
- 肝裂魂飘扬:极度痛苦,内心受到极大伤害,灵魂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肝裂魂飘扬”,通过形象的比喻体现内心的痛苦。
- 拟人:使“晓月”与“白日”具有人类的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百卉谢芬芳”与“槿花易衰歇”,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表现了唐寅对人生深刻的思考与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个人的孤独感与对往昔的怀念深入融合,形成了一种悲凉的美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露:象征寒冷与凋零,暗示生命的脆弱。
- 百卉:代表生命的丰富与美好,最终却走向消逝。
- 槿花:短暂的美,寓意着生命的无常。
- 桂枝:象征高洁与长久,但也面临衰亡。
- 晓月与白日:希望与生机的象征,代表新生的可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槿花”象征什么?
- A. 长久
- B. 短暂
- C. 美好
- D. 忍耐
-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激昂
- D. 平静
-
“肝裂魂飘扬”的意思是什么?
- A. 内心快乐
- B. 内心痛苦
- C. 灵魂出窍
- D. 忧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与唐寅的《伤内》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过往的怀念,但李白的表达更为直接、清晰,而唐寅则通过更细腻的意象与情感层次,展现了更深的内心挣扎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唐寅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寅与他的诗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