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过桃川不能谒一庵走笔寄之》

时间: 2025-01-09 00:12:27

山苍苍,水茫茫,落月未落归故乡。

扁舟欲系忽已远,隐居不见遥相望。

思君山中煮白石,叹我道上炊黄粱。

开书视古常太息,今人高处亦难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苍苍,水茫茫,落月未落归故乡。扁舟欲系忽已远,隐居不见遥相望。思君山中煮白石,叹我道上炊黄粱。开书视古常太息,今人高处亦难及。

白话文翻译:

山色苍茫,水波浩渺,月亮还未落下,我已踏上归乡之路。小船想要系住,却忽然远去,隐居之处遥不可及,只能远远相望。思念你在山中煮白石,感叹我在路上只能炊黄粱。打开书卷,看到古人常叹息,今人的高处也难以企及。

注释:

  • 山苍苍,水茫茫:形容山色深邃,水波广阔。
  • 落月未落:指月亮还未完全落下,天色尚早。
  • 扁舟:小船。
  • 隐居: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 煮白石:用白石煮食,典出《神仙传》,指隐士的清贫生活。
  • 炊黄粱:用黄粱米做饭,指旅途中的简朴生活。
  • 开书视古:打开书卷阅读古人的作品。
  • 太息:叹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桃川时所作,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游历桃川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想象,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诗中的“山苍苍,水茫茫”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而“落月未落归故乡”则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后文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想象和对现实生活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苍苍,水茫茫: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为后文的隐居生活和归乡之情做铺垫。
  2. 落月未落归故乡: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3. 扁舟欲系忽已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又感到遥不可及。
  4. 隐居不见遥相望: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5. 思君山中煮白石: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想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6. 叹我道上炊黄粱: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7. 开书视古常太息: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8. 今人高处亦难及: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苍苍,水茫茫”比喻自然景象的壮阔。
  • 拟人:如“扁舟欲系忽已远”赋予扁舟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思君山中煮白石,叹我道上炊黄粱”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想象,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山苍苍,水茫茫: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广阔和超脱。
  • 落月未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 扁舟:象征着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煮白石:象征着隐士的清贫生活和超脱尘世的情感。
  • 炊黄粱:象征着旅途中的简朴生活和现实生活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煮白石”典出何处? A. 《神仙传》 B. 《庄子》 C. 《史记》 D. 《论语》

  2. 诗中的“炊黄粱”象征什么? A. 隐士的清贫生活 B. 旅途中的简朴生活 C. 现实生活的无奈 D.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3. 诗中的“山苍苍,水茫茫”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壮阔的自然景象 B. 隐居生活的景象 C. 归乡的景象 D. 旅途的景象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超脱。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早过桃川不能谒一庵走笔寄之》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可以与赵蕃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