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萧然之叹》
时间: 2025-01-17 10:29: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四皓逃商山,下视衣褐娄。不知建成客,孰与封君酬。夷齐古逸民,食粟犹耻周。何曾堕人计,图安卒成忧。不然靖节翁,那与沮溺俦。顾于一日间,无羡斯无求。
白话文翻译:
四位贤者逃离商山,俯视着穿着粗布衣的娄敬。不知那些建成的客人,谁能与封君相比酬答。伯夷、叔齐是古代的隐士,即使吃着粗粮也以周朝为耻。他们何曾落入他人的计谋,追求安宁最终却成了忧虑。如果不是靖节翁,那又怎能与沮溺相比。只是在一天之内,无所羡慕也就无所追求。
注释:
- 四皓:指商山四皓,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四位隐士。
- 衣褐娄:穿着粗布衣的娄敬,娄敬是汉初的一位隐士。
- 建成客:指建成的客人,这里指那些追求功名的人。
- 封君:指被封为君王的人。
- 夷齐:伯夷、叔齐,古代的隐士,以不食周粟而闻名。
- 靖节翁:指陶渊明,字靖节,东晋时期的隐士和诗人。
- 沮溺:指沮水和溺水,比喻隐居不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与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 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漠。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惠州时所作,当时他生活窘迫,衣食不足,但仍保持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诗中通过对古代隐士的赞美,表达了自己不慕荣华、不求安逸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隐士的赞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诗中“四皓逃商山”和“夷齐古逸民”等句,描绘了隐士们超脱世俗、不慕荣华的形象,体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而“不知建成客,孰与封君酬”和“何曾堕人计,图安卒成忧”等句,则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认为追求安宁最终却可能带来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古代隐士的赞美,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皓逃商山:四位贤者逃离商山,指商山四皓,他们是古代的隐士。
- 下视衣褐娄:俯视着穿着粗布衣的娄敬,娄敬是汉初的一位隐士。
- 不知建成客:不知那些建成的客人,这里指那些追求功名的人。
- 孰与封君酬:谁能与封君相比酬答,封君指被封为君王的人。
- 夷齐古逸民:伯夷、叔齐是古代的隐士,以不食周粟而闻名。
- 食粟犹耻周:即使吃着粗粮也以周朝为耻。
- 何曾堕人计:他们何曾落入他人的计谋。
- 图安卒成忧:追求安宁最终却成了忧虑。
- 不然靖节翁:如果不是靖节翁,指陶渊明,字靖节,东晋时期的隐士和诗人。
- 那与沮溺俦:那又怎能与沮溺相比,沮溺指隐居不仕。
- 顾于一日间:只是在一天之内。
- 无羡斯无求:无所羡慕也就无所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隐士比作“四皓”和“夷齐”,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隐逸生活。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四皓逃商山”与“下视衣褐娄”,“不知建成客”与“孰与封君酬”,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通过对古代隐士的赞美,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四皓:商山四皓,古代的隐士,象征着超脱世俗、不慕荣华的生活态度。
- 夷齐:伯夷、叔齐,古代的隐士,以不食周粟而闻名,象征着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精神。
- 靖节翁:陶渊明,东晋时期的隐士和诗人,象征着追求精神自由、不慕荣华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四皓”指的是哪四位古代隐士? A. 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 B. 伯夷、叔齐、陶渊明、娄敬 C.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 答案:A
-
诗中的“夷齐”指的是哪两位古代隐士? A. 伯夷、叔齐 B. 东园公、绮里季 C. 夏黄公、甪里先生 答案:A
-
诗中的“靖节翁”指的是哪位古代诗人?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赵蕃的这首诗都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
-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与赵蕃的这首诗都描绘了隐士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陶渊明集》
- 《王维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