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桃李漫山过眼空》

时间: 2025-01-01 12:46:29

桃李漫山过眼空。

也宜恼损杜陵翁。

若将玉骨冰姿比,李蔡为人在下中。

寻驿使,寄芳容。

垅头休放马蹄松。

吾家离落黄昏後,剩有西湖处士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桃李漫山过眼空。
也宜恼损杜陵翁。
若将玉骨冰姿比,
李蔡为人在下中。
寻驿使,寄芳容。
垅头休放马蹄松。
吾家离落黄昏後,
剩有西湖处士风。

白话文翻译

漫山遍野的桃花和李花在眼前绽放,却似乎一切都只是过眼云烟。让我更恼恨那位杜陵的老翁(杜甫),如果将那清冷的身姿与我比,李白和蔡琰又算得上什么呢?我寻觅驿使,寄送我的芳容。田垄上不必放马,让它安静地待着。我的家乡在黄昏后已然凋零,只剩下西湖处士的清风。

注释

  • 桃李:指桃花和李花,常用来比喻才华与成就。
  • 杜陵翁:指杜甫,因杜甫的故乡在杜陵,常被视为伟大的诗人。
  • 玉骨冰姿:比喻清冷、高洁的气质。
  • 李蔡:李白与蔡琰,李白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蔡琰是汉代女诗人。
  • 寻驿使:寻找驿站的使者,寄送信件。
  • 垅头:田垄的顶部。
  • 休放马蹄松:不要让马在这里行走,保持安静。
  • 黄昏:象征着衰落与凋零。
  • 西湖处士风:指西湖边的隐士风范,象征清雅与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的词人,爱国诗人,兼有政治家、军事家身份。他的词风豪放,常以抒发个人激情和国家命运为主题。辛弃疾的创作时代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处于外敌压力与内部动荡之中,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鹧鸪天·桃李漫山过眼空》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此时,辛弃疾已感受到个人事业的无奈与国家前途的渺茫,诗中流露出对过往青春的追忆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桃李漫山过眼空”开篇,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却又令人感到空虚的氛围。桃花和李花的美丽在眼前盛开,但却只是一瞬间的景象,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短暂。接下来的“也宜恼损杜陵翁”一句,展现了辛弃疾对杜甫的羡慕与不满,表现出他对伟大诗人地位的嫉妒。

“若将玉骨冰姿比,李蔡为人在下中。”这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辛弃疾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李白和蔡琰的才华虽然卓越,但在辛弃疾眼中却似乎不及自己的清冷高洁,体现出他对自身才华的自信。

寻驿使、寄芳容则展现了他对亲友的思念与寄托,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的“吾家离落黄昏後,剩有西湖处士风”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总结,西湖的处士风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境界,尽管世事变迁,但仍寻求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桃李漫山过眼空:描绘春天的桃李花开,虽然美丽却短暂,象征着人生的虚幻。
  • 也宜恼损杜陵翁:表达对杜甫的羡慕,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成就的无奈。
  • 若将玉骨冰姿比:用“玉骨冰姿”比喻自身的高洁,暗示对比的自信。
  • 李蔡为人在下中:李白和蔡琰被提及,表现出对历史名人的敬仰与自身的自省。
  • 寻驿使,寄芳容:表现对亲友的思念,寄托情感。
  • 垅头休放马蹄松:希望保持宁静,反映内心的安宁与淡泊。
  • 吾家离落黄昏後:对家乡的思念和人生的感叹,黄昏象征衰落。
  • 剩有西湖处士风:最后寄托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西湖象征着清雅与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骨冰姿”比喻高洁的气质,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
  • 对仗:如“桃李”与“杜陵翁”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桃李象征青春与美好,西湖象征理想与宁静,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辛弃疾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桃李与杜甫的对比,展示了他内心的嫉妒与自省,最后希望在充满变迁的世界中,依然能找到一丝宁静与安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李:象征青春、繁华与短暂。
  • 杜陵翁:象征伟大的诗人,反映对他人的敬仰。
  • 玉骨冰姿:象征高洁的气质,体现理想。
  • 西湖:象征清雅的意境,反映作者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杜陵翁”是指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2. “寻驿使,寄芳容”中的“芳容”指的是什么? A. 花朵
    B. 美好的容颜
    C. 诗歌

  3. 诗中提到的“西湖处士风”象征着什么? A. 乡愁
    B. 清雅与超脱
    C. 诗人的失落

答案

  1. B. 杜甫
  2. B. 美好的容颜
  3. B. 清雅与超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辛弃疾 vs. 杜甫

  • 辛弃疾的作品多以豪放、激情著称,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杜甫的诗则更倾向于忧国忧民,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对生活的无奈感。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上的差异,以及他们所处时代背景的影响。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诗词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杜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