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东风拂槛露犹寒》

时间: 2025-01-14 12:04:41

东风拂槛露犹寒。

花重湿阑干。

淡云殢日,晨光微透,帘幕香残。

阴晴不定瑶阶润,新恨觉心阑。

凭高望断,绿杨南陌,无限关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眼儿媚·东风拂槛露犹寒
作者: 韩淲 〔宋代〕

东风拂槛露犹寒。花重湿阑干。
淡云殢日,晨光微透,帘幕香残。
阴晴不定瑶阶润,新恨觉心阑。
凭高望断,绿杨南陌,无限关山。

白话文翻译:

东风轻轻拂过窗槛,露水依旧寒冷。花儿因湿气而沉重,垂挂在栏杆上。
淡淡的云彩遮住了阳光,晨光微微透出,帘幕上的香气已然消散。
阴晴不定,瑶阶上湿润的地面,心中新生的怨恨似乎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我凭高远望,看到南边的绿杨和陌生的小路,心中感慨万千,仿佛面临无尽的关山。

注释:

字词注释: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生命的复苏。
  • :窗槛,窗户的栏杆。
  • 湿阑干:湿润的栏杆,指因露水而潮湿的栏杆。
  • 淡云殢日:轻薄的云彩遮住阳光。
  • 晨光微透:早晨的光线微微透出。
  • 帘幕香残:窗帘上的香气已经淡去。
  • 瑶阶:指雕刻精美的台阶。
  • 心阑:心中感到的忧愁和烦恼。
  • 绿杨南陌:南方的绿杨树和乡间小路。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描绘的春天景象和内心情感与唐宋诗人常用的自然意象有密切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淲(生卒年不详),字子舆,号藏山,宋代词人。其作品以婉约细腻著称,常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春季,正值东风拂面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细腻景象,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春日的温暖与寒露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眼儿媚·东风拂槛露犹寒》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的“东风拂槛露犹寒”,即以春风为引子,点出春季的寒意,诗人在对春天的描绘中,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花重湿阑干”,则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生动地呈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湿润,展现出自然界的美丽与脆弱。

词中多次提到阴晴变化,反映了诗人对于情感的复杂体验。无论是“晨光微透”的温暖,还是“阴晴不定”的惆怅,都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寄托了个人的情感波动。最后的“凭高望断,绿杨南陌,无限关山”更是将目光投向远方,表达出对未来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似是在无奈中又带有希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韩淲的艺术风格,结合春天的景象与个人的情感,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心灵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风拂槛露犹寒:春风轻拂窗槛,露水依旧寒冷,暗示春天的温暖与寒冷并存。
  2. 花重湿阑干:花朵因湿气而显得沉重,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湿润。
  3. 淡云殢日:轻薄的云彩遮住阳光,暗示天气的不稳定。
  4. 晨光微透:晨曦微微透出,给人一丝温暖的感觉。
  5. 帘幕香残:窗帘上的香气已经淡去,反映出一种时间的流逝与失落。
  6. 阴晴不定瑶阶润:阴晴变化不定,瑶阶湿润,表现出自然状态的多变。
  7. 新恨觉心阑:心中生出新的怨恨,表露出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8. 凭高望断,绿杨南陌,无限关山:从高处远望,看到南方的绿杨和小路,传达出对未来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与温暖的情感相联系。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感情,如“香残”表达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对仗:如“阴晴不定”与“新恨觉心阑”,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感慨,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生机与希望。
  • 露水:象征清新和脆弱,反映出生命的无常。
  • :代表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 :象征变化和不确定性。
  • 晨光: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 绿杨:代表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东风”主要象征什么? A. 夏天的热浪
    B. 春天的温暖
    C. 秋天的凉爽
    D. 冬天的寒冷

  2. 填空题:诗中“阴晴不定瑶阶润”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___

  3. 判断题:词中的“晨光微透”暗示着希望的来临。 (对/错)

答案:

  1. B
  2.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