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舟中》

时间: 2025-01-09 00:56:22

旅怀归正急,春色到非遥。

草际风初泛,兰心雪未消。

鹭明欺白发,鸥快避轻桡。

得遂归田计,殊恩感圣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沙河舟中
旅怀归正急,春色到非遥。
草际风初泛,兰心雪未消。
鹭明欺白发,鸥快避轻桡。
得遂归田计,殊恩感圣朝。

白话文翻译:

在沙河的小舟上,我的归乡之心愈加迫切,春天的景色已经到来并不遥远。草边的风刚刚轻轻拂动,兰花的心事和雪的痕迹依然没有消散。白鹭在阳光下映照着我的白发,海鸥则在轻快的船行中迅速避让。我终于能够实现归田的愿望,心中对圣明的朝廷充满感激。

注释:

  • 旅怀: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 草际:草边,指岸边的草地。
  • 兰心雪未消:兰花的心事依然未了,雪的痕迹尚存,表达春意未至的感觉。
  • 鹭明欺白发:白鹭在明媚的阳光下与诗人的白发形成对比,暗示年老的感慨。
  • 鸥快避轻桡:海鸥轻快地避开小舟,表现出自然的灵动与诗人心境的轻松。
  • 得遂归田计:实现回归田园的计划。
  • 殊恩感圣朝:对明朝的感激,表达对朝廷的感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诗人,字子北,号白云山人。生于明正德年间,后于嘉靖年间出任官职。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而受到赞誉,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乡愁,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沙河舟中》写于诗人旅途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作品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返乡的迫切心情,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对明朝统治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沙河舟中》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春天的渴望。诗的开头“旅怀归正急”直接表明了诗人在旅途中对归乡的迫切心情,仿佛在暗示对家乡的眷恋。接下来的“春色到非遥”,则通过春天的到来,映射出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草际风初泛”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传达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兰心雪未消”则通过兰花与雪的对比,表现出春天来临的迟缓,暗含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期盼。再者,“鹭明欺白发”以白鹭的明亮映衬诗人的白发,突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得遂归田计,殊恩感圣朝”表达了诗人对实现归田愿望的欣喜,同时也不忘对当政者的感激之情,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整体来看,杨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刻的思考,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旅怀归正急:旅行中的心情愈发急切,想要回家。
  2. 春色到非遥:春天的气息已经不远了,暗示希望即将到来。
  3. 草际风初泛:草边的微风刚刚起涟漪,传递春天的气息。
  4. 兰心雪未消:兰花的心事依然未了,雪的痕迹尚存,表达春意未至的感觉。
  5. 鹭明欺白发:白鹭在阳光下映照着诗人的白发,暗示年老的感慨。
  6. 鸥快避轻桡:海鸥轻快地避开小舟,表现出自然的灵动与诗人心境的轻松。
  7. 得遂归田计:实现回归田园的愿望,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8. 殊恩感圣朝:对明朝的感激,表达对朝廷的感谢。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兰心雪未消”,将兰花比作有情的存在,寄托了诗人的情思。
  • 拟人:诗中对自然的描写如“草际风初泛”,赋予风以生命。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归乡的迫切心情,展现春天的希望与美好,同时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当政者的感激。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田园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际: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勃勃的自然。
  • 兰心:象征诗人的情感与思乡之情,兰花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
  • 白发:象征年岁与人生的沉淀,暗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鹭与鸥:象征自由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诗人心灵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杨基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兰心雪未消”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D. 对自然的热爱

  3. 诗中“得遂归田计”意指什么?
    A. 实现了回归田园的愿望
    B. 取得了功名利禄
    C. 已经完成了旅行
    D. 享受了荣华富贵

答案:1.C 2.A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孤独的情感。
  • 《春望》: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与《沙河舟中》的乐观情绪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杨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