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发已千茎,相逢喜气生。看山留十日,待月坐三更。秋浦槎头钓,春泥谷口耕。莫言踪迹蠙,朝市久知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白发已经长满了千根,偶尔相见时非常高兴。看山的时候我可以待上十天,等月亮升起时我就坐在夜里。秋天在秋浦的木筏上钓鱼,春天在谷口的泥土里耕作。不要说我不显露踪迹,早市上早已听说我的名声。
注释:
- 白发已千茎:形容年纪已大,白发如同千根草一样多。
- 相逢喜气生:指久别重逢时,内心的喜悦油然而生。
- 看山留十日:意为在山中游玩,可以停留十天。
- 待月坐三更:形容夜晚三更时分,静静等候明月升起。
- 秋浦槎头钓:秋浦是地名,槎头即木筏,描述在秋浦钓鱼的情景。
- 春泥谷口耕:春天在谷口的泥土里耕作,表达田园生活。
- 莫言踪迹蠙:不要说我隐居无名。
- 朝市久知名:早市上大家早就知道我的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基,明代诗人,生平经历丰富,作品多以抒情和写景为主。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晚年,可能是其隐居生活的一种写照,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及对友人相聚的珍惜。
诗歌鉴赏:
《柏师文》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诗人在白发苍苍、步入老年的时刻,回望过往,感慨万千。首句“白发已千茎”揭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已不再年轻,然而在相逢时却能激发出内心深处的喜悦,体现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看山留十日,待月坐三更”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闲适追求,十日的山水游览与三更的月下静坐,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悠然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平和的心境。
后半部分的“秋浦槎头钓,春泥谷口耕”则将诗人的生活场景具体化,钓鱼和耕作不仅是他生活的写照,更是他内心理想的体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融入与生活的真实感受。“莫言踪迹蠙,朝市久知名”则反映出诗人虽隐居山林,但名声依然在外,表达了他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渗透着浓厚的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白发已千茎:象征年华已逝,感叹时光流逝。
- 相逢喜气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重逢的珍贵。
- 看山留十日: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 待月坐三更:静谧的夜晚与月亮相伴,体现一种闲适。
- 秋浦槎头钓:诗人享受钓鱼的乐趣,与自然亲密接触。
- 春泥谷口耕:春耕的意象,象征希望与生机。
- 莫言踪迹蠙:隐喻诗人不在意名声,追求内心的宁静。
- 朝市久知名:反映诗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虽隐居但不被遗忘。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以及意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白发: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山:自然的象征,代表宁静与美好。
- 月:象征清幽与思念,寓意夜晚的静谧。
- 秋浦:具体的地理意象,传达出人和自然的和谐。
- 泥土:耕作的象征,代表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发已千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感伤
- C. 无奈
- D. 期待
-
诗人“待月坐三更”的意象主要体现了什么?
- A. 对生活的忙碌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友人的思念
- D.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杨基的《柏师文》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杨基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王维则更突出了自然环境对心灵的洗涤。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杨基的生平与作品》
- 《中国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诗词中的自然意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