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病中不饮二首,後一首用辘轳体二首》

时间: 2025-01-01 14:04:16

去年两浙浙西州,今夕南溪溪上头。

满著玻璃一盆水,洗开玉镜十分秋。

病来不饮非无酒,老去追驩摠是愁。

自笑独醒仍苦咏,枯肠雷转不禁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年两浙浙西州,今夕南溪溪上头。
满著玻璃一盆水,洗开玉镜十分秋。
病来不饮非无酒,老去追欢总是愁。
自笑独醒仍苦咏,枯肠雷转不禁搜。

白话文翻译:

去年我在两浙的西州,今年却在南溪的溪头。
一盆水晶般清澈的水,映出秋天的明亮镜子。
生病了不喝酒并不是没有酒,年纪大了追求欢乐总是愁苦。
我自嘲独自清醒仍在苦吟,空虚的肠胃如雷鸣般无法平息。

注释:

  • 两浙:指浙江省的两个地区,常用于代指浙江。
  • 南溪:地名,此处指诗人所处的地方。
  • 玻璃:形容水的清澈透亮。
  • 玉镜:比喻水面如镜,清澈明亮。
  • 非无酒:并不是没有酒,意指有酒但因病无法饮用。
  • 老去追欢:指年纪老了,追求快乐却常感忧愁。
  • 枯肠雷转:形容肚子空虚,像雷鸣一样无法安静。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提及的“追欢”与“愁”可以理解为对人生的感慨,恰逢中秋,思乡之情和个人境遇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刻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中秋时节,诗人因病未能饮酒赏月,心生感慨。中秋节本是团圆的时刻,诗人在病中无法与友人共饮,心中愁苦倍增,故而作此诗以抒发其情感。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中秋病中不饮》以病中孤独的心境为背景,表现了对中秋节的深切思念与对幸福生活的无奈感慨。诗的开头通过描绘两浙与南溪的对比,展示了时间与空间的流逝,带有淡淡的惆怅。随后,诗人用“满著玻璃一盆水”来比喻清澈的水面,映照出明亮的秋天,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病来不饮非无酒,老去追欢摠是愁”。此句反映了诗人因病无法畅饮的无奈,以及随着年岁增长而愈发感受到的孤独与忧愁。最后的“自笑独醒仍苦咏”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自嘲与无奈,尽管独自清醒,但内心依然充满苦涩。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从景到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时光的感慨,具有人生哲理的深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两浙浙西州:回忆去年的地点,强调时间的流逝。
  2. 今夕南溪溪上头:现今在南溪,表现出地点的变化与孤独感。
  3. 满著玻璃一盆水:描绘清澈的水面,象征秋天的宁静与美丽。
  4. 洗开玉镜十分秋:水面如镜,反映出秋天的景象,带有清新之感。
  5. 病来不饮非无酒:表明生病无法饮酒,并不是没有酒,反映出无奈。
  6. 老去追欢总是愁:随着年纪增长,追求快乐却常常感到忧愁。
  7. 自笑独醒仍苦咏:自嘲宁愿清醒也要吟咏,表达内心的苦楚。
  8. 枯肠雷转不禁搜:形容身心空虚,无法安宁的状态,表现出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比作“玻璃”,形象生动。
  • 对仗:如“病来不饮非无酒,老去追欢总是愁”,形成对比。
  • 象征:水面映照秋天,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晰与复杂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自省,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对中秋团聚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清澈与宁静,映照出诗人的内心。
  • :象征着成熟与凋零,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代表欢乐与团圆,因病无法享用而生出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满著玻璃一盆水”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酒
    • B. 月亮
    • C. 清澈的水
    • D. 诗人的心情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团圆的渴望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 D. 对友谊的怀念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表现了诗人对月亮的欣赏与孤独感,风格豪放,情感洒脱。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思念之情,风格沉郁,情感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杨万里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