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溪望夫岭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4 22:32:25

藁砧不寄大刀头,化作峰头石也愁。

岂有心情管风雨,向人弹泪绕天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藁砧不寄大刀头,化作峰头石也愁。岂有心情管风雨,向人弹泪绕天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麻秧和大刀的关系已经断裂,变成了山峰上的一块石头,也感到忧愁。难道有谁还会在意风雨的变化,眼泪向四面八方流淌,似乎没有尽头。

注释:

字词注释:

  • 藁砧:一种草木,古代用作铺垫或支撑的工具,这里可能象征着一种寄托或依靠。
  • 大刀头:指锋利的大刀,可能隐喻某种强烈的感情或关系。
  • 峰头石:山峰上的石头,象征孤独和无奈。
  • 管风雨:指对外界变化的关心或在意。
  • 弹泪:形象地描绘了泪水如同弹奏的音符,流淌不止。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确引用的典故,但用“风雨”和“泪”描绘了内心的愁苦,反映出对失去关系的无奈和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容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中常常融入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罗溪望夫岭二首》创作于诗人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生活孤独的时期,诗人常常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感受的结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强烈的内心情感。在诗中,诗人以“藁砧”和“大刀头”的关系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赖和失落。诗人通过山石的意象,暗示了他对失去关系的无奈与悲伤。尤其在“岂有心情管风雨”一句中,诗人表现出对外界变化的漠然,似乎已经心如死灰,任凭风雨的侵袭,感情的流失无可奈何。最后一句“向人弹泪绕天流”更是将悲伤表现得淋漓尽致,眼泪如同音乐般流转,显得无比悲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情感的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藁砧不寄大刀头:暗示一种依赖关系的破裂。
  2. 化作峰头石也愁:形象地表现出孤独与忧伤。
  3. 岂有心情管风雨:表达了对外界变化的无动于衷。
  4. 向人弹泪绕天流:用形象的手法表达悲伤的无尽与流动。

修辞手法:

  • 比喻:藁砧与大刀头的关系比喻情感的依赖,峰头石象征孤独。
  • 拟人:泪水被比作音符,赋予情感以生命。
  • 对仗:前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失去关系的深切思考,以及在面对孤独和悲伤时的无奈与心碎,展现了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藁砧:象征依赖与寄托。
  • 大刀头:象征强烈的情感。
  • 峰头石:象征孤独与无奈。
  • 风雨:象征外界的变化与无情。
  • :象征悲伤与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藁砧不寄大刀头”中的“藁砧”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草木
    • B. 一把刀
    • C. 一种工具
    • D. 一种动物
  2. 诗中“岂有心情管风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热爱
    • B. 对外界的关心
    • C. 对失去的无奈
    • D. 对未来的期待
  3. “向人弹泪绕天流”中的“弹泪”用来形容什么?

    • A. 高兴
    • B. 悲伤
    • C. 惊讶
    • D. 愤怒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但杨万里更侧重于情感的深切,而李白则在孤独中寻找快乐与洒脱。

参考资料:

  • 杨万里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