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秋宿裴员外寺院(得逢字)
作者: 耿湋 〔唐代〕
仲言多丽藻,晚水独芙蓉。
梁苑仍秋过,仁祠又夜逢。
回林通暗竹,去雨带寒钟。
原向空门里,修持比昼龙。
白话文翻译:
在这秋天的傍晚,我在裴员外的寺院落宿。
听到仲言的美丽词藻,晚水中独自盛开着芙蓉。
梁苑中依然秋色渐浓,仁祠里又在夜晚相逢。
回首林间小道,竹林深处传来寒钟的声音。
我原本是在这空门之内,修行的心境比白天的龙还要高远。
注释:
字词注释:
- 仲言:指的是仲秋时节的言辞,常用于形容美丽的诗词。
- 丽藻:美丽的辞藻,这里指诗歌的华美和优雅。
- 芙蓉:即荷花,象征着清雅和高洁。
- 梁苑:指的是庭院,通常是指有美景的地方。
- 仁祠:可能指的是供奉仁德之神的祠堂。
- 寒钟:指的是寺院中传出的寒冷的钟声,营造出空灵的氛围。
- 空门:指的是寺庙的大门,象征着出家修行的环境。
- 修持:修行与持戒,指修心养性。
典故解析:
- “空门”:在佛教中常用来指代出家修行的生活,强调远离尘世喧嚣的清静。
- “芙蓉”:在诗歌中常用来象征清纯和高雅,常见于描写水边的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耿湋,字子云,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诗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秋季,正值晚秋时节,诗人宿于寺院,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秋天的特征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融为一体。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美丽的诗词和自然景色,既有对仲言的赞美,也有对晚水中芙蓉花的独特感触,表现出一种清雅的境界。接下来通过“梁苑仍秋过,仁祠又夜逢”两句,暗示着秋天的流逝和人生的际遇,体现了时光的无情与转瞬即逝。后面两句“回林通暗竹,去雨带寒钟”则将人们的目光引向寺院的幽静,钟声在秋雨中愈发显得清冷,营造了一种孤独的氛围。
最后一句“原向空门里,修持比昼龙”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强调了修行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内心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风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仲言多丽藻:仲秋时节,诗词中的美丽辞藻频频出现,表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
- 晚水独芙蓉:在黄昏的水面上,只有芙蓉独自盛开,象征着孤傲和清雅。
- 梁苑仍秋过:秋天已经过去,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 仁祠又夜逢:在夜晚的仁祠中再次相逢,暗示人生的无常与际遇。
- 回林通暗竹:小路通向深邃的竹林,营造出幽静的氛围。
- 去雨带寒钟:雨后的钟声显得愈加清冷,增强了孤寂的情感。
- 原向空门里:回归空门,强调出家修行的宁静。
- 修持比昼龙:修行的境界高于白天的喧嚣,表现出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修持比昼龙”,将修行与白天的喧嚣进行对比,强调内心的宁静。
- 对仗:诗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悟,对孤独修行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展现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清雅与孤高。
- 寒钟:代表空灵与孤独。
- 竹林:象征宁静与修行的环境。
- 空门:代表出家修行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仲言”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秋天的诗词
C. 一种饮品 -
“梁苑仍秋过”中的“梁苑”指的是?
A. 一种草药
B. 寺院的庭院
C. 诗人的家 -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耿湋的《晚秋宿裴员外寺院》更侧重于环境描绘和内心修行的思考,而李白则更注重对孤独思乡情感的表达。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与解析》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