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源寺(即王右丞故宅)》
时间: 2025-01-06 07:58: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清源寺(即王右丞故宅)
作者: 耿湋
儒墨兼宗道,云泉隐旧庐。
盂城今寂寞,辋水自纇馀。
内学销多累,西林易故居。
深房春竹老,细雨夜钟疏。
陈迹留金地,遗文在石渠。
不知登座客,谁得蔡邕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的场所,表达了诗人对清源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感慨。诗人认为,儒、墨、道三家思想在这里交融,云雾缭绕,泉水清澈,令人向往。如今的盂城显得格外寂寞,辋水河流淌,显得悠远而宁静。内学的繁杂事物逐渐消散,西边的林子依旧是旧日的居所。在深邃的房屋中,春天的竹子已经老去,细雨中夜晚的钟声显得稀疏而悠远。古老的痕迹留在这片金色的土地上,遗留下来的文献也在石渠中。诗人感叹,不知道坐在这里的客人,谁能欣赏到蔡邕的书法。
注释:
- 儒墨:指儒家和墨家,两种重要的思想流派。
- 云泉:指云雾和泉水,形容环境幽静。
- 盂城:地名,诗人所处的地方,今显得寂寞。
- 辋水:指辋川,流淌的水,象征悠长宁静的意境。
- 内学:指内心的学问或修养。
- 深房:隐喻深邃的居所。
- 春竹老:春天的竹子已经长得很老,象征时间的流逝。
- 细雨夜钟:细雨中传来的钟声,表现出夜晚的宁静和孤寂。
- 蔡邕书:蔡邕是东汉著名书法家,诗人怀念其书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耿湋,唐代诗人,字子云,号云洲,生于公元800年,卒于公元860年,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耿湋对王右丞(王维)的故宅的感怀之中,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源寺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这个隐逸之地的深切思考。首联“儒墨兼宗道,云泉隐旧庐”开篇便揭示出儒家、墨家和道家思想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哲理深邃的氛围。接下来的“盂城今寂寞,辋水自纇馀”则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孤独与宁静的情感,显示了诗人对人世繁华的淡淡疏离。
中间两联“内学销多累,西林易故居”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抒发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两联“陈迹留金地,遗文在石渠”则引发了对历史的沉思,尤其是“谁得蔡邕书”的疑问,既是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也带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情感上深邃,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儒墨兼宗道:这里表达了不同思想的融合,显示出清源寺的文化底蕴。
- 云泉隐旧庐:描绘了清源寺隐秘而清幽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盂城今寂寞:反映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孤寂感。
- 辋水自纇馀:辋水流淌,象征着时光的延续和宁静。
- 内学销多累:表明诗人对内心修养的追求,抛弃世俗的累赘。
- 西林易故居:提到西林的旧居,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 深房春竹老:描绘春天的竹子,暗示时间的流逝。
- 细雨夜钟疏:细雨中传来的钟声,展现宁静的氛围。
- 陈迹留金地:古老的痕迹,象征文化的传承。
- 遗文在石渠:留下的文献,表明文化的积淀。
- 不知登座客:结尾的疑问,增强了诗的哲理深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云泉隐旧庐”与“盂城今寂寞”,上下句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春竹老”,使用自然意象来表现时间的流逝。
- 拟人:如“细雨夜钟疏”,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增添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隐逸生活与思想的交融,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切思考,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泉:象征安静和隐逸的环境。
- 盂城:代表当时的社会环境,内心的孤寂。
- 辋水:象征自然的流淌与时间的延续。
- 春竹:象征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
- 夜钟:代表宁静与孤独的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种思想流派未被提及?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
“盂城今寂寞”中的“寂寞”最能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D. 幸福 -
蔡邕以什么著称?
A. 诗歌
B. 书法
C. 音乐
D. 绘画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子》(王维)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隐逸生活,但更多展现自然景色的美。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虽主题不同,但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流派与风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