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边又寒食,伧客奈离襟。
恨满王孙草,愁多望帝禽。
鸡毬轻薄事,歌酒宴游心。
尽付吴儿辈,惟知屏迹深。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又到寒食节,乡野的客人对离别的情感无可奈何。
对王孙的草木心中满是怨恨,对望帝的鸟儿感到愁苦。
轻薄的鸡毬只是一场儿戏,歌酒宴会上游玩的心情。
一切都交给了吴地的儿郎,只知隐匿在深深的屏风后。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春季节日,纪念介子推。
- 伧客:乡村的客人,指身份低微的人。
- 离襟:离别的衣襟,暗指离别之情。
- 王孙草:指王孙(王孙草)为春草,常用于表达离别与怀念。
- 望帝禽:指望帝鸟,传说中为望帝化为鸟,象征离愁别绪。
- 鸡毬:古代的一种儿童玩具。
- 吴儿:吴地的年轻人,常指风流倜傥的年轻人。
典故解析:
“王孙草”出自《诗经》,常用以表达怀念与思念之情。
“望帝禽”是传说中关于望帝化为鸟,象征爱与失落的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穆修,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以其精致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见长。其诗作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人际关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寒食》创作于寒食节前后,节日的氛围与个人的离别之情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寒食》通过描绘寒食节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从“江边又寒食”开篇,诗人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节日氛围中,伴随着自然景色的描绘,情感也逐渐展开。诗中“伧客奈离襟”的描写,暗示了社会地位的差异与情感的普遍性。同时,诗人将对王孙草的恨意与对望帝禽的愁苦结合,表明了人生中的相思与离别总是交错的。
接着“鸡毬轻薄事”展现了生活的轻松与欢乐,但又紧接着“尽付吴儿辈”,暗示着这种欢乐并不属于诗人自己。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孤独感与对年轻人轻浮态度的无奈,似乎在隐喻着一种对过往青春的怀念和对现状的不满。
整首诗在节日的背景下,透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失落,层层递进,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边又寒食:描绘了时间与地点,营造出节日的气氛。
- 伧客奈离襟: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感伤。
- 恨满王孙草:通过王孙草象征离愁,表达了对往事的怨恨。
- 愁多望帝禽:用望帝禽传达了对离别的深刻愁苦。
- 鸡毬轻薄事:反映了生活中的娱乐与轻松。
- 歌酒宴游心:描绘了宴会的热闹与人们的游乐。
- 尽付吴儿辈:表达了对年轻人轻浮态度的无奈与失望。
- 惟知屏迹深:暗指对内心情感的隐秘与深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恨满王孙草,愁多望帝禽”,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王孙草与望帝禽象征了离别与怀念。
- 夸张:如“尽付吴儿辈”,强调了对年轻人态度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寒食节的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忧伤与对往昔的怀念,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食:象征思念与哀伤的节日。
- 王孙草:代表着过去的美好与离别的痛苦。
- 望帝禽:象征化为鸟的失去与思念之情。
- 鸡毬:轻松的娱乐活动,反衬了内心的孤独。
- 吴儿:代表年轻一代的轻浮与无知,映照出诗人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食节的主要象征是什么?
A. 离别
B. 春天
C. 祭祀
D. 欢乐 -
“伧客”指的是:
A. 高贵的人
B. 乡村的客人
C. 商人
D. 学者 -
诗中提到的“王孙草”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喜悦
B. 怀念与怨恨
C. 轻松
D. 宁静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寒食帖》: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夜泊牛斗星》:李白的诗作,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比较《寒食》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