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

时间: 2025-01-04 07:41:16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

月明花满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白话文翻译:

花蕊的黄色在山的顶端无限延展,
她的妆容依旧隐隐可见,纱窗内带着笑意。
在牡丹花盛开的时节相见,
却又是短暂的相聚,随即又要别离。
她的发髻用翠色钗子和金子装饰,
钗子上双蝶翩翩起舞。
我的心事究竟有谁能够理解呢?
明亮的月光洒在花枝上,花朵开得满满的。

注释:

  • 蕊黄:指花蕊的颜色,这里形容牡丹花。
  • 无限:形容花色的丰富和绚丽。
  • 宿妆:指的是夜晚的妆容,形容女子的妆容仍然妩媚。
  • 隐笑:隐约的微笑。
  • 纱窗:用纱制成的窗户,增加了朦胧之感。
  • 暂来还别离:相聚是短暂的,意味着离别。
  • 翠钗金作股:用翠色和金色的发钗装饰头发。
  • 心事:内心的秘密或情感。
  • 月明花满枝:月光明亮,花朵繁盛,营造出美好的意境。

典故解析:

  • 牡丹:被称为“花王”,象征着富贵与繁华。诗中提到牡丹,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月明花满枝:月亮与花的结合,常用来表现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带有浓厚的诗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66年),字飞卿,号湘东,唐代著名词人。其词风清丽,意境幽深,常以情感细腻见长。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在词的表现形式上开创了新的风格。

创作背景:

《菩萨蛮》系温庭筠的词作,创作于唐代盛世,正是文人雅士们追求美与爱情的时代。此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与内心情感,反映出作者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短暂相聚的惆怅。

诗歌鉴赏:

温庭筠的《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是一首描写爱情和美好时光的词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内心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开篇“蕊黄无限当山额”,以生动的视觉形象展现了牡丹的绚烂,与后文的“月明花满枝”形成呼应,表现了夜色下花朵的繁盛与美丽。

“宿妆隐笑纱窗隔”,不仅描绘出女子的妆容和笑容,还暗示了她的羞涩与内敛,体现了一种温柔的美。接下来的“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表达了相聚的短暂和离别的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愁绪。最后几句,描绘女子的发饰及舞动的蝴蝶,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丽,然而“心事竟谁知”则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仿佛在诉说着难以言表的情感。

整首词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爱情的美好与短暂、欢聚与离别的惆怅完美结合,展示了温庭筠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蕊黄无限当山额:形容牡丹花的黄色在远山上绵延不绝,描绘出盛开的景象。
  2. 宿妆隐笑纱窗隔:女子的妆容仍然保持,含蓄的微笑通过窗纱隐约可见,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3.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在美丽的牡丹时节相见,但相聚的时间短暂,暗示即将分离的无奈。
  4.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女子的发髻用精美的钗子装饰,翩翩起舞的蝴蝶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5.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表达了内心的秘密无人知晓,最后以明月和满枝花的意象收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蕊黄”比喻花的颜色,生动形象。
  • 拟人:如“钗上蝶双舞”,赋予蝴蝶生命,增添了活泼气息。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与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短暂爱情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惆怅,展现了温庭筠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富贵、美丽。
  • 月亮:象征宁静、清冷的情感。
  • :象征生命的绚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蕊黄”指的是什么?

    • A. 颜色
    • B. 花的香气
    • C. 天空
  2. 诗中提到的“暂来还别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惆怅
    • C. 愤怒
  3. “月明花满枝”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 A. 夜晚的宁静
    • B. 白天的阳光
    • C. 雨后的清新

答案:

  1. A. 颜色
  2. B. 惆怅
  3. A. 夜晚的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温庭筠《菩萨蛮》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伤,但温庭筠更多表现出离别的忧愁,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