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其三 归去曲》
时间: 2025-01-04 06:24: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鬓绿飘萧,漫郎已是青云晚。
古槐阴外小阑干,不负看山眼。
此意悠悠无限。有云山知人醉懒。
他年寻我,水边月底,一蓑烟短。
白话文翻译:
鬓发如绿柳般飘动,漫无目的的游荡已是晚霞映红的青云。
在古老的槐树阴影下,矗立着一小段栏杆,令人不觉得看山的疲倦。
这份情意是如此悠远而无尽。那云山似乎也知道我已醉得懒散。
他日再来寻我,在水边的月下,身披蓑衣,笼罩在短暂的烟雾之中。
注释:
- 鬓绿:鬓发如绿柳,形容发色与柳叶般的绿色。
- 漫郎:随意而为的游荡者。
- 青云晚:晚霞映红的青云,象征着夕阳西下的景象。
- 古槐:古老的槐树,常用来象征悠久的历史。
- 阑干:小栏杆,指小型的护栏。
- 悠悠无限:形容情感的广阔与深远。
- 云山知人醉懒:云山似乎明白我沉醉而懒惰的状态。
- 水边月底:水边的月光,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一蓑烟短:身披蓑衣,意指隐居于自然之中,生活简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约1050–约1120),字子美,号天池,宋代诗人,性情洒脱,作品多描写山水风景,感情细腻,常以抒情和写景著称。
创作背景:
《烛影摇红》系列诗作是毛滂的代表之作,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这首《归去曲》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 其三 归去曲》是一首展现诗人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色交融的佳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晚霞映红的青云图景,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开篇“鬓绿飘萧,漫郎已是青云晚”描绘了诗人头发即将花白却依然洒脱的形象,暗示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感慨与无奈。接着“古槐阴外小阑干”,通过古槐与小栏杆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眷恋。
“此意悠悠无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意义的深刻思考,似乎在感叹生活的悠长与无尽。而“云山知人醉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自觉沉醉于山水之间,享受着恬淡的生活。最后一句“他年寻我,水边月底,一蓑烟短”,描绘出他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憧憬,水边的月色与蓑衣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简单而自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鬓绿飘萧,漫郎已是青云晚。
- 诗人描绘了自己的头发,虽然已经苍老,却在晚霞的映照下依旧显得飘逸。
-
古槐阴外小阑干,不负看山眼。
- 在古槐的阴影下,诗人欣赏山景,栏杆的存在让人不觉得疲倦。
-
此意悠悠无限。
- 这种情感是如此绵长,没有尽头。
-
有云山知人醉懒。
- 云和山似乎都知道诗人已经沉醉于这种懒散的生活。
-
他年寻我,水边月底,一蓑烟短。
- 未来的某天,诗人希望在水边的月色下,身披蓑衣,享受简单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头发比作柳叶,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云、山、水、月等意象,构建出一幅自然画卷。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鬓绿:象征青春的逝去与衰老。
- 古槐:代表历史与传统,传递出稳重之感。
- 云山:象征自然的逍遥与无拘束。
- 水边月底:意指宁静的生活环境,给人以安心感。
- 蓑衣:隐喻简单的生活态度,强调自然与人融为一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鬓绿飘萧”中的“鬓”指的是什么? A. 眼睛
B. 头发
C. 眉毛
D. 胡须 -
诗中提到的“古槐”象征着什么? A. 忧愁
B. 历史
C. 欢乐
D. 未来 -
“他年寻我,水边月底”中的“水边”代表什么样的场景? A. 繁华
B. 宁静
C. 热闹
D. 喧哗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舟唱晚》 - 张志和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杨洪基
诗词对比:
- 《渔舟唱晚》与《归去曲》:两首诗都描绘了水边的宁静与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强调生活的世俗性,而后者则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毛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