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江南梅》
时间: 2025-01-06 06:47: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江南梅
作者: 陈匪石 〔清代〕
衰叶疏林,雾中山色浑疑睡。
野桥初见影横斜,多少冲寒意。
红萼宜簪尚未。
藐姑仙低徊弄水。
黄昏时候,羌笛声声,春愁吹起。
残客天涯,玉签还认花名字。
一枝驰赠陇头人,回首承平事。
香雪西崦信美。
路迢迢东风刬地。
鸱夷一舸,华表千年,重寻何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初春的景色,衰败的树叶在稀疏的树林中,雾中的山色让人感到迷迷糊糊仿佛在睡觉。初春的野桥上,影子斜斜地投射着,透出几分寒冷的气息。红梅的花瓣尚未完全绽放,像是还没准备好被插在发间。姑姑仙子在水边徘徊,似乎在低吟浅唱。黄昏时分,羌笛声声响起,仿佛在吹起春愁。天涯的残客,仍然能够认出那些花名。一枝花赠送给山头的人,回首往昔的安宁时光。香雪在西崦美丽绽放,路途遥远,东风将大地刬平。鸱夷的船只,华表屹立千年,重寻往日的情景,不知还有什么办法。
注释
- 衰叶:指衰败的树叶。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野桥:野外的小桥。
- 红萼:红色的梅花花萼。
- 藐姑仙:传说中的仙女,常被用来代表清雅和美丽。
- 羌笛:羌族的笛子,这里用来引出春天的情愫。
- 承平事:指安宁和平的事情,怀念往昔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匪石,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风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江南梅花盛开的时节,诗人以梅花为切入点,表达对春天的期盼及对往昔安宁生活的追忆。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江南梅》是一首典型的清代小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忆。诗的开篇以“衰叶疏林”引入,展现了春季初至时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萧瑟的感觉。接着,作者细致描写了野桥的影子与红梅的含苞待放,突显出春天的气息在悄然降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羌笛声声,春愁吹起”,这一句通过乡音与春愁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之情。接下来的“残客天涯,玉签还认花名字”,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使得作品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春景画,更是一段感人至深的记忆。诗中提及的“重寻何计”,更是让人感受到对过去的无奈与惋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衰叶疏林:描绘秋冬的残余,透出春天的气息。
- 雾中山色浑疑睡:山色在雾中模糊,仿佛在沉睡,表现春天的静谧。
- 野桥初见影横斜:野外的小桥投下斜影,增添了景色的生动。
- 多少冲寒意:春天的寒意依然存在,暗示气温的变化。
- 红萼宜簪尚未:红梅尚未完全绽放,预示着春天的期待。
- 藐姑仙低徊弄水:仙女在水边轻声吟唱,增添了诗的灵动感。
- 黄昏时候,羌笛声声,春愁吹起:黄昏的羌笛声唤起了春愁,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情感。
- 残客天涯,玉签还认花名字:流浪者仍能识得花名,体现对过去的眷恋。
- 一枝驰赠陇头人:将一枝花赠与山头的人,象征着情感的传递。
- 回首承平事:怀念往昔的安宁时光。
- 香雪西崦信美:西崦的香雪梅花盛开,展现自然之美。
- 路迢迢东风刬地:远行的路途和东风的呼唤,暗示了旅途的艰辛。
- 鸱夷一舸,华表千年,重寻何计:最后的反思,感叹时光流逝与寻觅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愁吹起”,将愁绪与春天相结合。
- 拟人:如“山色浑疑睡”,赋予山色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句式,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昔的追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衰叶:象征衰败与时间的流逝。
- 山色:代表静谧与自然的美。
- 红萼:象征春天的希望与美丽。
- 羌笛:传达乡愁与思念。
- 花名字:承载着对往事的怀念与情感联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红萼宜簪尚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梅花已经盛开
B. 梅花尚未完全绽放
C. 梅花已经凋谢 -
“羌笛声声,春愁吹起”中“春愁”表达了什么? A. 喜悦的心情
B. 对春天的期待
C. 对往事的怀念与忧伤 -
诗中提到的“鸱夷一舸”象征什么? A. 船只的漂泊
B. 归家的希望
C. 时光的流逝
答案:1.B 2.C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自华的《春晓》
- 杜甫的《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 对比陈匪石的《江南梅》与李白的《夜泊牛首》,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前者更注重春天的气息和情感,而后者则更多地表达孤独与思乡的情怀。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