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 树湿风凉进》
时间: 2025-01-19 20:09: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树晚晴犹湿,好风如故长。
翛然林下意,进似雨时凉。
坐觉茅容徙,来看吕政忙。
飘萧初似暑,淅沥转成霜。
倚袖岚添翠,题秋叶欲黄。
不知兼露下,河汉芰荷香。
白话文翻译:
树在晚晴时仍然湿润,微风依旧长久。
在林间闲坐,心情仿佛如雨中般凉爽。
坐着感到草木的生机在变动,看到吕政在忙碌。
飘动的树叶初看似炎热,细雨渐渐转为寒霜。
倚靠着衣袖,山岚增添了一抹翠色,题写下秋叶将要变黄。
不知在露水下,银河与荷花的香气弥漫。
注释:
- 树晚晴犹湿:树木在傍晚天气晴朗时仍然湿润。
- 好风如故长:好风依旧如常地吹拂。
- 翛然:悠然自得,心情舒畅的样子。
- 茅容徙:茅草的形态在变动,暗指自然生机的变化。
- 吕政:古代著名的政客,可能指代某种忙碌的象征。
- 飘萧:指树叶的摇曳,初看似炎热的气候。
- 淅沥转成霜:细雨逐渐变为寒霜,象征天气的变化。
- 倚袖岚添翠:倚靠衣袖,远处的山岚增添了绿色的景色。
- 题秋叶欲黄:写下秋天的树叶即将变黄的情景。
- 河汉芰荷香:银河与荷花的香气,象征自然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录,然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恬淡,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
《夏景》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观察自然、感受季节变迁的时期。诗中表现了夏季的气候特点及其带来的情感体验,反映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
诗歌鉴赏:
《夏景》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象的诗作,诗人在夏季的傍晚,面对湿润的树木和温暖的微风,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的美妙与个人的情感相融合,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意境。
诗的开头两句“树晚晴犹湿,好风如故长”,描绘了夏季傍晚的自然景象,湿润的树木和持久的微风让人感受到清新。接下来的“翛然林下意,进似雨时凉”则转向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出在自然中获得的心灵宁静。
中间的“坐觉茅容徙,来看吕政忙”则带有生活气息,诗人静坐林下,观察周围的景象,甚至提到了吕政的忙碌,增添了人文情怀。后面的“飘萧初似暑,淅沥转成霜”展示了天气的变化和季节的交替,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最后几句“倚袖岚添翠,题秋叶欲黄。不知兼露下,河汉芰荷香”,则是对秋季即将到来的预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珍视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悟。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透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深思,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夏日画卷,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树晚晴犹湿:傍晚时分,阳光明媚,但树木仍然保持着湿润的状态,暗示着夏季的气候特点。
- 好风如故长:轻风依旧,带来舒适的感受,表现出一种悠长的宁静。
- 翛然林下意:在林下悠然自得,心理状态随之变得轻松。
- 进似雨时凉:感受到的凉意如同雨天带来的清新,体现出自然的滋养。
- 坐觉茅容徙:坐着时,感受到草木的动态变化,体现了自然的生机。
- 来看吕政忙:目睹周围的人或事,暗示一种生活的忙碌与人际的交流。
- 飘萧初似暑:初看树叶飘动,似乎在炎热的夏天。
- 淅沥转成霜:天气转凉,细雨变成霜,象征季节的更替。
- 倚袖岚添翠:倚靠衣袖,山岚的景色更显翠绿,体现出自然的美。
- 题秋叶欲黄:写下秋天的树叶即将变黄的预感,暗示季节的变化。
- 不知兼露下,河汉芰荷香:在露水的映衬下,银河的荷花散发出香气,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心情的象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呼应与对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夏季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蕴藏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珍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树:象征生命和生机。
- 风:代表清新与宁静。
- 茅:象征着自然的生长与变化。
- 河汉:表示广袤的宇宙与自然的美。
- 荷香:象征自然的芬芳和生命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
“翛然林下意”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 A. 忧愁
- B. 悠然自得
- C. 紧张
- D. 忧虑
-
诗中提到的“吕政”象征什么?
- A. 忙碌的生活
- B. 自然的变化
- C. 季节的交替
- D. 诗人的烦恼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辰翁的《夏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注重夏日的生机与变化,后者则表现了秋天的宁静与深邃。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对自然与情感关系的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