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行重行行诗》
时间: 2025-01-16 22:21: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眇眇陵长道,遥遥行远之。
回车背京里,挥手从此辞。
堂上流尘生,庭中绿草滋。
寒螀翔水曲,秋兔依山基。
芳年有华月,佳人无还期。
日夕凉风起,对酒长相思。
悲发江南调,忧委子衿诗。
卧看明镫晦,坐见轻纨缁。
泪容不可饰,幽镜难复治。
愿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时。
白话文翻译:
这条长长的陵道弯弯曲曲,遥远的路途令人心生惆怅。
回车离开京城,挥手告别从此再也不见。
堂前的尘土飞扬,庭院中的绿草愈发茂盛。
寒蝉在水边飞舞,秋兔依附在山的根基。
美好的年华中有皎洁的明月,然而佳人却无期归来。
每当日落凉风起时,举杯对酒思念长久。
悲伤的情感如同江南的曲调,忧愁的情绪如同子衿的诗句。
卧看明亮的灯光渐渐暗淡,坐看轻薄的丝绸随风而逝。
泪水的容颜无法掩饰,幽静的镜子难以再现我的美。
愿在薄暮的光景中,照亮我这桑榆之年。
注释:
字词注释:
- 眇眇:形容细小而远。
- 陵长道:指长长的陵道。
- 回车:回头的车。
- 挥手:告别的动作。
- 流尘:指尘土飞扬。
- 寒螀:寒蝉,指秋天的蝉。
- 秋兔:秋天的兔子。
- 华月:美好的月光。
- 无还期:没有再见的期望。
- 凉风:秋天的凉风。
- 子衿:指衣服的领子,古代常用来指代忧愁的情感。
- 幽镜:幽静的镜子,象征内心的映照。
典故解析:
- 江南调:指江南地区的音乐,生动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伤感。
- 桑榆时:比喻晚年,表示对人生晚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铄,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于动荡的战争年代,诗风婉约清丽,常表达对人生、爱情及故乡的思考和感怀。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离别之际所作,描绘了诗人对离去的无奈与对佳人的深情思念,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诗歌鉴赏:
《拟行行重行行》是一首充满了离愁别绪的诗作,诗中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与复杂情感。开篇的“眇眇陵长道,遥遥行远之”即以长道和远行引出离别的主题,表达了对远行的无奈与惆怅。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通过对离别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尤其是“佳人无还期”一句,简洁有力地道出了对亲密爱人的思念与期盼,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寒蝉、秋兔等,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秋意,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最后几句“泪容不可饰,幽镜难复治”,更是将诗人的悲伤推向了高潮,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反思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首诗以清丽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完美地展现了离愁的多重层次,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眇眇陵长道,遥遥行远之。
远道漫漫,令人感到渺小与孤独。 - 回车背京里,挥手从此辞。
乘车离开京城,挥手告别,不再回头。 - 堂上流尘生,庭中绿草滋。
在堂前尘土飞扬,庭院中绿草如茵,生机盎然。 - 寒螀翔水曲,秋兔依山基。
寒蝉在水边鸣叫,秋天的兔子依偎在山脚。 - 芳年有华月,佳人无还期。
美好的年华中却没有佳人再会的期望。 - 日夕凉风起,对酒长相思。
每当日落时分,凉风袭来,举杯独饮思念。 - 悲发江南调,忧委子衿诗。
悲伤如江南的旋律,忧愁化为衣襟上的诗句。 - 卧看明镫晦,坐见轻纨缁。
躺下看明灯渐暗,坐着看轻薄的丝绸随风飘动。 - 泪容不可饰,幽镜难复治。
泪水的容颜无法掩饰,幽静的镜子再也无法修复。 - 愿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时。
愿在夕阳的薄暮中,照亮我这桑榆之年。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幽镜”象征内心的映照。
- 对仗:如“卧看明镫晦,坐见轻纨缁”,展现了诗的对称美。
- 拟人:如“寒螀翔水曲”,使自然景物生动起来。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深沉的情感交织,表达了离别的无奈与对爱情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在离别时复杂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道:象征人生的道路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
- 寒螀:秋天的寒蝉,象征凋零与孤独。
- 佳人:代表心中向往的爱情和失去的美好。
- 桑榆:象征晚年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寒螀”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动物?
- A. 春天的鸟
- B. 夏天的蝉
- C. 秋天的蝉
- D. 冬天的蛇
-
“佳人无还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重逢
- B. 对佳人的思念
- C. 对未来的憧憬
- D. 对过去的怀念
-
诗中所描绘的“薄暮景”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的时光
- B. 生命的晚期
- C. 年轻的希望
- D. 失去的爱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离骚》屈原
- 《红楼梦》中的诗词
诗词对比:
- 比较刘铄的《拟行行重行行》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刘铄的诗更注重离别的无奈,而李白则更显孤独与寂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