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刘夔咏茱萸》

时间: 2025-01-14 08:35:05

秋风台上起高歌,把酒看花意已多。

屈轶不生神豸死,结茱为佩欲如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风台上起高歌,把酒看花意已多。屈轶不生神豸死,结茱为佩欲如何。

白话文翻译:

秋风在台上,歌声高亢,我手持美酒,赏花的情意已然浓厚。屈轶(屈原)不再生,神兽(神豸)也已死去,结茱萸作为佩饰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 高歌:指唱出高亢激昂的歌曲,表达欢快的心情。
  • 把酒:指手持酒杯,准备饮酒。
  • 看花:赏花,体会花的美丽与意境。
  • 屈轶:意指屈原,古代著名的诗人。
  • 神豸: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吉祥与灵异。
  • 结茱:结茱萸,佩戴茱萸,古代习俗,寓意驱邪避难。

典故解析:

屈原:屈原是楚国的诗人,以《离骚》闻名,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的悲剧命运使其成为后人崇敬的文化象征。

茱萸:在古代,茱萸是一种常用的佩饰,尤其在重阳节用以避邪。诗中提到茱萸,暗示对传统习俗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天,正值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思考交织之时,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开头“秋风台上起高歌”,营造出一种欢快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虽然在歌唱,手中把酒,却不禁让人想到屈原的悲惨命运,透出一种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接着“把酒看花意已多”,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欣赏,然而这份欣赏中却蕴含着深深的无奈与孤独。

“屈轶不生神豸死”,诗人以屈原为引,感慨历史的无情,伟大的人物早已逝去,而那些象征吉祥的神兽也不再存在,暗含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最后一句“结茱为佩欲如何”,则是对传统习俗的质疑,茱萸的佩戴在此刻似乎失去了意义,突显了一种对人生的无奈和对传统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邃,字字句句都渗透着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空中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风台上起高歌”:描绘秋天的景象与诗人欢快的心情。
    • “把酒看花意已多”:表现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的愉悦。
    • “屈轶不生神豸死”:暗示伟大的文化人物已逝,象征的神兽也不再存在,感慨历史的无情。
    • “结茱为佩欲如何”:对传统习俗的质疑,表达对生活意义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高歌”“看花”展现诗人内心的感受。
    • 对仗:“屈轶不生,神豸死”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风、酒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传达出一种凋零的美感。
  • :象征欢乐、友谊,同时也暗示人生的苦涩。
  • :代表美好与短暂,喻示生命的脆弱。
  • 茱萸:传统习俗的象征,承载着对过往的依恋与对未来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屈轶”指的是谁? A. 李白
    B. 屈原
    C. 杜甫

  2. 诗中的“神豸”象征着什么?
    A. 美好
    B. 吉祥与灵异
    C. 传统习俗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思考
    C. 失落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比较程琳的《和答刘夔咏茱萸》与李白的《月夜思》,二者均表达了对逝去的感慨,前者更多着眼于历史的无情与传统的质疑,而后者则是对亲情的思念与孤独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