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方怨》

时间: 2025-01-04 06:57:51

寻晓梦,立玫阶。

刻意伤春,海棠同在天一涯。

那人归后不曾来,一枝微雨里,为谁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寻晓梦,立玫阶。刻意伤春,海棠同在天一涯。那人归后不曾来,一枝微雨里,为谁开。

白话文翻译:

我在晨曦中寻梦,站在玫瑰台阶上。特意感伤春天,海棠花却仍然在天边绽放。那个人回来了,却又没有再来过;在细雨中盛开的花,究竟是为谁而开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寻晓梦:在清晨寻觅梦境。
  • 玫阶:指玫瑰花装饰的台阶。
  • 伤春:对春天的感伤。
  • 海棠:一种花,象征美丽和离别。
  • 微雨:细小的雨,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 为谁开:暗指花的绽放与情感的寄托。

典故解析

  • 海棠: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以象征美丽的女子或离愁,常与春天、爱情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永军,现代诗人,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和自然景象,其作品常融入个人经历与社会观察,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遐方怨》创作于当代,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爱情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寄托了对逝去时光与情感的惋惜。

诗歌鉴赏:

《遐方怨》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伤与对逝去爱情的怀念。首先,诗中“寻晓梦,立玫阶”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梦与现实交织,形成一种朦胧的美感。接着,诗人通过“刻意伤春”表达了对春天的怅惘,似乎春天的美好与自身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海棠同在天一涯”一句,将海棠的美丽与诗人的思念连接在一起,暗示着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怀念。

最后,诗人以“那人归后不曾来”一语点出情感的无奈与失落,细雨中的海棠更显得孤独,这是对爱情与时间流逝的无声控诉。“为谁开”的反问,既是对花的探寻,也是对自身情感的追问,表达了对爱情未能回归的无奈和期待。整体而言,诗歌在清新的意象中渗透着淡淡的忧伤,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伤感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寻晓梦: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
  • 立玫阶:暗示诗人身处一个美丽的环境,象征着情感的寄托。
  • 刻意伤春:诗人自觉地感到春天的逝去,显得无比惆怅。
  • 海棠同在天一涯:海棠花的绽放与远方的人相联系,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那人归后不曾来:强烈的失落感,反映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去。
  • 一枝微雨里,为谁开:细雨中的海棠花,隐喻着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海棠花象征美丽与情感,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拟人:通过让海棠开花来表达情感,使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互融合。
  • 对仗:如“寻晓梦”和“立玫阶”,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伤春”和“思念”展开,表达了对过去爱情的悼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情感基调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晓梦:象征希望与清新,代表着美好的追求。
  2. 玫阶:寓意美丽的环境与情感的寄托。
  3. 海棠:象征美丽与思念,常常与爱情相联系。
  4. 微雨:代表细腻与柔情,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寻晓梦”意指什么?

    • A. 寻找夜晚的梦境
    • B. 寻找清晨的梦境
    • C. 寻找过去的回忆
    • D. 寻找春天的希望
  2. “那人归后不曾来”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与期待
    • B. 失落与孤独
    • C. 愤怒与悲伤
    • D. 怀念与安慰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离骚》 - 屈原

诗词对比

  • 比较冯永军的《遐方怨》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但冯永军更加强调个体的情感与失落,而杜甫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冯永军的诗集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