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官柳绿,水红。泪睫听莺,谢娘春来归思慵。不如栀子两心同。夜凉双凤语,蜀弦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官柳一片绿意,水面映出红色的波光。泪水在眼睫毛上闪烁,听着黄莺的啼叫,谢娘在春天归来时显得懒散无力。比起栀子花的芬芳,彼此心灵相通的情感更为重要。夜晚凉爽,双凤低语,蜀地的弦乐在夜空中回荡。
注释:
- 官柳:指的是一种柳树,常用于描绘春天的景象。
- 水红:形容水面波光粼粼,反射出红色的光。
- 泪睫:眼泪在睫毛上,表现出伤感的情绪。
- 谢娘:可能指代春天的美丽女子,表达对归来的思念。
- 栀子:栀子花,象征着纯洁与爱情。
- 双凤:可能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或伴侣。
- 蜀弦:指的是蜀地的乐器或音乐,象征着地方特色。
典故解析:
- 春来: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常常引发思念和情感的波动。
- 栀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栀子花常用来象征爱情和美好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描写自然和抒发情感为主,风格清丽婉约。他的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描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遐方怨》写于春天,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和内心的情感波动,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来映衬内心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诗中“官柳绿,水红”描绘了春天的色彩,给人一种清新而美丽的感觉;而“泪睫听莺”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脆弱与情感的细腻,仿佛是春天的美丽与诗人的忧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夜凉双凤语,蜀弦中”则把情感再次升华,夜晚的凉爽与音乐的悠扬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官柳绿,水红:描绘春天的景色,柳树鲜绿,水面波光闪烁。
- 泪睫听莺:表现诗人因思念而流泪,眼中泪光闪烁,听着黄莺的鸣叫,感受到一种伤感。
- 谢娘春来归思慵:春天的美丽女子归来,却显得懒散,暗示着情感的无奈。
- 不如栀子两心同:与其追求外在的美,不如彼此心灵相通,强调情感的内涵。
- 夜凉双凤语,蜀弦中:夜晚的凉爽与双凤的低语,蜀地的乐声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官柳”和“水红”比喻春天的生机。
- 拟人:将情感和自然景色结合,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泪睫”和“蜀弦”,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渴望,体现了一种清新的生活态度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官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水红:象征感性的流动与变化。
- 泪睫:代表情感的脆弱与思念。
- 栀子:象征纯洁的爱情。
- 双凤:象征美好的爱情或伴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题目:诗中“官柳绿,水红”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秋天的景象
B. 春天的景象
C. 冬天的景象
D. 夏天的景象 -
题目:诗中提到的“栀子”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爱情与纯洁
C. 权力
D. 忍耐 -
题目: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喜悦
C. 怀念与渴望
D. 无奈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朱祖谋《遐方怨》 vs 杜甫《春望》
朱祖谋的《遐方怨》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描写春天的美好和情感的细腻。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多表现的是国家的忧患与个人的失落,情感更为沉重。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