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霁色澄千里,潮声带两州。
白话文翻译:
天晴后,天空湛蓝,视野延绵千里;海潮的声音传遍了两个州。
注释:
- 霁色:指雨后天晴时的色彩,清澈明亮的天空。
- 澄:清澈、明亮。
- 千里:形容视野非常开阔,远方的景色一览无余。
- 潮声:指海洋潮汐的声音。
- 带:传送、携带。
- 两州:指相邻的两个地区或州,强调潮声的远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殊,字景初,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出生于福建,后游历于各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展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仲殊游览海边时,正值雨后初晴,海潮声声入耳。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句其二》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雨后晴空和海潮景象的画面。首句“霁色澄千里”,不仅展示了晴朗的天空和远广的视野,也传达出一种心灵的开阔与清澈。这里的“霁色”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干净、清新的环境,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的湿润与清新。而“潮声带两州”则引入了海洋的声音,强调了自然的广阔和无垠,潮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像是一种悠远的回响,令人心神向往。
整首诗给人以宁静而开阔的感受,仿佛在描绘一种理想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也反映出他对于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此诗虽短,却在简约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使人能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引发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霁色澄千里:描绘雨后天晴的壮丽景色,色彩明亮,视野开阔,传达了诗人的愉悦心情。
- 潮声带两州:通过海潮的声音,表现自然的广阔和深远,潮声越过了两州,给人一种空间的延展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意象:用“霁色”和“潮声”两个意象,分别代表天空和海洋,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描绘雨后自然的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灵感悟。它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诗人对于生命的思索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霁色:象征清新、宁静的心境,代表一种美好的状态。
- 潮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力量,传递着一种永恒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霁色”指的是什么?
A. 雨后晴空
B. 晴天的阳光
C. 阴天的景象 -
诗中提到的“潮声”是指什么?
A. 风声
B. 海浪的声音
C. 雨滴的声音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人生的感叹
B. 描绘自然的美景
C. 表达对亲友的思念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以自然景色为主题,描绘了清晨的壮丽景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美。而仲殊的《句其二》则更注重于雨后带来的宁静与广阔的心境,风格上更为内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仲殊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