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令 其四 春词》

时间: 2025-01-16 22:26:49

长桥春水拍堤沙。

疏雨带残霞。

几声脆管何处,桥下有人家。

宫树绿,晚烟斜。

噪闲鸦。

山光无尽,水风长在,满面杨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桥春水拍堤沙。
疏雨带残霞。
几声脆管何处,
桥下有人家。
宫树绿,晚烟斜。
噪闲鸦。
山光无尽,水风长在,
满面杨花。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河水拍打着长长的桥,水面轻轻拍打着堤岸的沙土。细雨中带着残余的晚霞,隐隐约约传来几声清脆的管乐声,似乎是桥下某个村庄里传来的。宫殿前的树木郁郁葱葱,傍晚的烟雾轻轻倾斜,偶尔传来几只闲散的乌鸦的叫声。山光无限,水风轻柔,脸上满是飘舞的杨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桥:指长而宽的桥。
  • 春水:春天的河水,通常温暖而富有生机。
  • 拍堤沙:水波拍打堤岸的沙子。
  • 疏雨:细而散的雨。
  • 残霞:夕阳西下时的余晖。
  • 脆管:指清脆的乐器声。
  • 宫树:指宫殿周围的树木。
  • 晚烟:傍晚时分的烟雾。
  • 闲鸦:指悠闲的乌鸦。
  • 山光:山的光影。
  • 水风:水面上吹来的风。
  • 杨花:杨树的花絮,春季常见。

典故解析:

该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色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殊,字文光,号淳甫,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词风清丽,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仲殊的作品常常展现出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是宋词中的重要代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仲殊生活的南宋时期,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情绪。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机,诗中描绘的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诉衷情令·春词》是一首描绘春天乡村景色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头“长桥春水拍堤沙”描绘了河水轻轻拍打桥边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接下来的“疏雨带残霞”则通过细雨与晚霞的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恬静。

诗中“几声脆管何处,桥下有人家”展现了生活的气息,清脆的乐声引起了读者的好奇,使人仿佛能够听到那悠远的乐曲。与此同时,诗人也描绘了周围的环境,“宫树绿,晚烟斜”,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是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几句“山光无尽,水风长在,满面杨花”则通过山水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仲殊高超的艺术才华与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桥春水拍堤沙:描绘了春天的河水拍打在长桥上,声响清脆,传达出春日的生机。
  • 疏雨带残霞:细雨中夹杂着晚霞的余晖,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柔和的景象。
  • 几声脆管何处,桥下有人家:引发读者对乐声来源的好奇,同时暗示着人们的生活。
  • 宫树绿,晚烟斜:描绘了围绕宫殿的树木绿意盎然,晚霞与烟雾交织的美景。
  • 噪闲鸦:闲散乌鸦的叫声打破了宁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山光无尽,水风长在:表达了山水之间的无边美景,诗人感受到自然的永恒。
  • 满面杨花:春天的杨花飞舞,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长桥春水”比喻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水风”赋予人的特征,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山光无尽,水风长在”,展示了诗人的对仗工整的技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春天的自然景色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水: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残霞:代表着美好的回忆与过去的瞬间。
  • 脆管:引发对美好音乐与生活的向往。
  • 宫树:象征着繁荣与富饶的环境。
  • 杨花:象征着春天的轻盈和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桥春水拍堤沙”描绘的是哪一个季节的景色?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2. “几声脆管何处”中的“脆管”指的是: A. 乐器
    B. 风景
    C. 建筑
    D. 动物

  3. 诗中的“满面杨花”主要表现哪种意象? A. 繁华
    B. 生命
    C. 轻盈
    D. 寂静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仲殊《诉衷情令·春词》李清照《如梦令》

  • 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仲殊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了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

仲殊《诉衷情令·春词》苏轼《水调歌头》

  • 苏轼的作品更具哲理性,关注人生的无常,而仲殊则在轻松的春日气氛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仲殊年谱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