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丰粹李华被旨监军入闽讨贼华身督诸将先破》

时间: 2024-12-29 17:10:30

英雄疏略书生腐,守调如公天下无。

眼底纷纷付谈笑,胸中事事有规模。

从他要路争驰毂,独坐偏州再剖符。

平寇功成在谁手,乱山深处问樵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安丰粹李华被旨监军入闽讨贼华身督诸将先破
——戴复古 〔宋代〕

英雄疏略书生腐,守调如公天下无。
眼底纷纷付谈笑,胸中事事有规模。
从他要路争驰毂,独坐偏州再剖符。
平寇功成在谁手,乱山深处问樵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雄与书生的对比,强调了士人应有的气度和责任。诗中提到,尽管书生的气质显得有所疏阔,但在国家大事面前,他却能保持公正的态度。眼前的繁杂事务,可以抛在一边,而他心中却有着周密的计划。即使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也能稳坐一方,耐心等待出头之日。最后,诗人发问,打击贼寇的功劳究竟属于谁,似乎在探讨英雄背后的默默付出。

注释:

  • 疏略:不拘小节,宽广的心胸。
  • 书生:指文人或士人。
  • 守调:保持公正、守信用的态度。
  • 纷纷:形容繁杂、喧闹的状态。
  • 规模:指心中有计划、有打算。
  • 驰毂:比喻在重要路段争夺权利。
  • 剖符:分开、解析,指划分权力或责任。
  • 平寇:平定贼寇。
  • 樵夫:砍柴的人,指隐居于山林的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戴复古,字君复,号显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涉及政治、军事、友情等主题,表达对社会的关切与思考。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当时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贼匪活动频繁,诗人以此表达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的方式,展现出英雄人物的气魄与书生的沉稳。诗中前两句以“英雄”与“书生”对立,形象地表达出在国家面临危机时,书生心中的复杂情感和责任感。接着,诗人转向对现实的思考,强调了一个人即使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依然要保持内心的清晰与坚定。最后两句则引发读者对功劳归属的思考,揭示了在历史长河中,许多默默无闻的人同样在为国家的安宁而付出。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有对英雄的赞美,也有对士人责任感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关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诗人通过“英雄”与“书生”的对比,暗示出士人应具备的宽广胸怀。
    • 第二联:强调内心的规划与外界的喧哗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一种从容自若的态度。
    • 第三联:描绘了在权力斗争中的角色,表达了一种冷静的思考。
    • 第四联:向读者提出一个哲学性的思考,询问真正的功劳归属。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英雄”与“书生”的对比,突出内心的坚韧与外界的纷扰。
    • 设问:最后一联的设问形式,引发读者的思考。
  • 主题思想:这首诗反映了士人对国家安危的责任感,强调内心的坚韧与宽广的胸怀,同时对功劳与历史的归属进行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英雄:象征着勇气与责任。
  • 书生:代表了文人理想与内心的追求。
  • 纷纷:象征着世事的复杂与纷扰。
  • 樵夫:隐喻着在历史长河中默默付出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英雄”与“书生”的对比意在表达什么? A. 对书生的批评
    B. 对士人责任感的强调
    C. 对英雄的赞美
    D. 对战争的否定

  2. “胸中事事有规模”中的“规模”指的是什么? A. 体型
    B. 计划与思考
    C. 财富
    D. 地位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同样反映了国家动荡时期士人的忧虑和责任感。两首诗虽风格不同,却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心与对未来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戴复古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