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给事守鄂渚元宵代江夏宰吴熙仲献灯》
时间: 2025-01-14 20:58: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汪给事守鄂渚元宵代江夏宰吴熙仲献灯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一晴收尽四山云,天与黄堂作好春。
西楚东吴献风月,南楼北榭拥星辰。
扶持入郭观灯叟,歌舞拦街醉酒人。
此是太平真气象,今年第一个良辰。
白话文翻译: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四周的云彩都被收尽,天空与黄堂(即黄昏)共同营造出美好的春天。西楚和东吴的人们共同庆祝着佳节,南楼和北榭则迎接着星辰的光辉。扶着拐杖走进城里的观灯老人,街头的歌舞和醉酒的人们欢快地嬉闹。这是太平盛世的真实象征,今年的第一个良辰美景。
注释:
- 汪给事:指汪某,担任给事的官员。
- 鄂渚:地名,位于湖北省,长江中的一个岛屿。
- 元宵:指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
- 黄堂:指黄昏的天空。
- 西楚东吴:指中国古代的西楚和东吴地区,象征着南方。
- 扶持:指用手扶着,形容年老或身体不便的人。
- 观灯叟:看灯的老人。
- 良辰:美好的时光。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西楚东吴”暗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和三国时期的东吴,象征着团结与共同庆祝的精神。元宵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代表着团圆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份不详),字惟道,号复古,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细腻的风格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而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百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宵佳节,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社会的向往和对节日欢庆的热爱。在社会安定的背景下,百姓齐聚一堂,共享佳节的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盛况,展现了一个繁荣、和谐的社会图景。诗人以“晴收尽四山云”开篇,设置了一个晴朗明媚的背景,给人以愉悦的感觉。接着,诗中提到的“天与黄堂作好春”不仅仅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色,也象征着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人们欢聚在一起,观灯和欢庆的场景,体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乐。“歌舞拦街醉酒人”,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元宵节期间的放松与快乐,展现了太平盛世下人们的幸福生活。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鲜明,展现了戴复古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安宁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晴收尽四山云:晴天来临,四周的云彩都消散,象征着明朗的气氛。
- 天与黄堂作好春:天色与黄昏共同营造出春天的美好。
- 西楚东吴献风月:南方的人民一同庆祝,呈现出团结的氛围。
- 南楼北榭拥星辰:南北两边的楼阁下,星辰璀璨,增添了节日的美丽。
- 扶持入郭观灯叟:年老的观灯者被人扶持着走入城里。
- 歌舞拦街醉酒人:街头的歌舞和醉酒的人们欢快地庆祝。
- 此是太平真气象:这是太平盛世的真实景象。
- 今年第一个良辰:这是今年的第一个美好时光,象征着新的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与黄堂作好春”,把自然现象与美好季节联系在一起。
- 对仗:如“西楚东吴献风月,南楼北榭拥星辰”,展现出对称美。
- 拟人:如“歌舞拦街醉酒人”,赋予人们以活力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和平安宁社会的向往,体现了节日的欢乐与团圆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四山云:象征自然的变化与晴朗的心情。
- 黄堂:代表着温暖和希望的春天。
- 风月:象征着节日的美好与团圆。
- 星辰:寓意着美好的愿景与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春节
- B. 端午节
- C. 元宵节
- D. 中秋节
-
“西楚东吴献风月”中的“风月”主要指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节日的欢庆
- C.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 D. 时光的流逝
-
诗中描述的场景主要体现了什么?
- A. 战争
- B. 喜庆
- C. 哀伤
- D. 疲惫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宵》:王安石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元宵》:王安石描绘了元宵节的灯火辉煌与热闹景象,反映了人们的欢乐情绪。
- 《春夜喜雨》: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自然景色对人们情感的影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适合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 《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和理解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