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月三十日郊外即事 黄公度 〔宋代〕
雨积稻畦白,晴添麦垅黄。 野桥排雁齿,山路转羊肠。 鸟语有时好,田家随事忙。 一年春尽日,身迹更他乡。
白话文翻译:
春雨使得稻田积水泛白,晴天则让麦田的麦垅显得金黄。 野外的桥梁像排列的雁齿,山路蜿蜒曲折如同羊肠。 鸟儿的叫声时而悦耳,农家随着季节忙碌。 一年中的春天即将结束,而我却在他乡漂泊。
注释:
- 雨积稻畦白:雨水积聚在稻田中,使得稻田看起来泛白。
- 晴添麦垅黄:晴天时,麦田的麦垅因阳光照射而显得金黄。
- 野桥排雁齿:野外的桥梁像排列的雁齿,形容桥梁的形状。
- 山路转羊肠:山路蜿蜒曲折,如同羊肠小道。
- 鸟语有时好:鸟儿的叫声时而悦耳。
- 田家随事忙:农家随着季节和农事忙碌。
- 一年春尽日:一年中的春天即将结束。
- 身迹更他乡:诗人自己却在他乡漂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089-1146),字师宪,号梅山,南宋初年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公度在春天即将结束时,于郊外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田园风光为背景,通过对雨后稻田、晴天麦垅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野桥和山路的描写,增添了诗中的自然气息和旅途的艰辛。鸟语和田家的忙碌,反映了田园生活的节奏和诗人的观察。最后两句“一年春尽日,身迹更他乡”,抒发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积稻畦白:雨水积聚在稻田中,使得稻田看起来泛白,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的稻田景象。
- 晴添麦垅黄:晴天时,麦田的麦垅因阳光照射而显得金黄,展现了晴天麦田的美丽。
- 野桥排雁齿:野外的桥梁像排列的雁齿,形容桥梁的形状,增添了诗中的自然气息。
- 山路转羊肠:山路蜿蜒曲折,如同羊肠小道,描绘了山路的曲折和旅途的艰辛。
- 鸟语有时好:鸟儿的叫声时而悦耳,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欣赏。
- 田家随事忙:农家随着季节和农事忙碌,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节奏。
- 一年春尽日:一年中的春天即将结束,抒发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 身迹更他乡:诗人自己却在他乡漂泊,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野桥排雁齿”和“山路转羊肠”,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桥梁和山路的形状。
- 拟人:如“田家随事忙”,将田家拟人化,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节奏。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田园风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意象分析:
- 雨积稻畦白:雨后的稻田,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
- 晴添麦垅黄:晴天的麦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
- 野桥排雁齿:野外的桥梁,增添了诗中的自然气息。
- 山路转羊肠:山路的曲折,描绘了旅途的艰辛。
- 鸟语有时好:鸟儿的叫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欣赏。
- 田家随事忙:田园生活的节奏,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忙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雨积稻畦白”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雨后的稻田 B. 晴天的稻田 C. 雨后的麦田 D. 晴天的麦田
-
“野桥排雁齿”中的“雁齿”比喻的是什么? A. 山路的形状 B. 桥梁的形状 C. 鸟儿的叫声 D. 田家的忙碌
-
诗中“一年春尽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春天的感慨 C. 对春天的无奈 D. 对春天的期待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
诗词对比:
- 黄公度的《三月三十日郊外即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田园风光,但黄公度的诗更多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而王维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公度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