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

时间: 2025-01-19 23:49:55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

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示儿》
作者:陆游 〔宋代〕
文能换骨余无法,
学但穷源自不疑。
齿豁头童方悟此,
乃翁见事可怜迟!

白话文翻译

我在文才上可以改变自己的骨骼,但在技艺上却无能为力。学习的过程要追根溯源,自己对此毫不怀疑。牙齿已经掉落,头发也变白,才明白这个道理,真是可怜我这个老翁见事太迟了!

注释

  • 文能换骨:指通过学习和修养使自己改变,达到更高的境界。
  • 学但穷源:学习要追根溯源,探讨事物的本质。
  • 齿豁头童:形容年纪大了,牙齿掉了,头发白了。
  • 可怜迟:感叹自己领悟得太晚,后悔不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鸣居士,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其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以抒发个人情怀和国家命运为主。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个人生活坎坷,但他始终关心国家和人民,常以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示儿》是陆游晚年创作的诗作,写给儿子的教诲。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自己一生追求的思考与反省,以及对儿子的期望。

诗歌鉴赏

《示儿》是陆游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面上看似是在教导儿子,实则流露出作者对自己晚年的不甘与遗憾。诗的开头“文能换骨余无法”直接指出了文才与技艺的差距,表现出陆游对自身才能的自谦与对理想的追求。接着“学但穷源自不疑”,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表明了追寻真理的决心。

“齿豁头童方悟此”,这句写得尤为动人,陆游以“齿豁”“头童”来形象化自己的衰老,暗示自己在年迈之际才领悟到这一道理,显得十分感慨。他的“乃翁见事可怜迟”则是对自己人生的痛惜,表达出一种“不识时务”的懊悔与反思。

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考,既有对学习的重视,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陆游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后人的殷切期望,体现出一种无奈与悲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能换骨余无法:陆游以此表达了自己在文学方面的追求与改变,但在其他方面却感到无能为力。
  2. 学但穷源自不疑:强调学习的必要性,深入探讨事物的本质,体现出对真理的坚定信念。
  3. 齿豁头童方悟此:通过自身的老态,反映出对人生领悟的晚熟,带有自嘲和无奈。
  4. 乃翁见事可怜迟:感叹自己对人生真理的领悟太晚,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遗憾。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换骨”比喻文才的提升,形象生动。
  • 反讽:通过“可怜迟”,表面上在自怜,实际上也反映了对年轻一代的期许。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学习的重视、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后代教育的期许,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智慧。

意象分析

  • 文才: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 技艺:代表着实际能力的不足,反映出人生的多面性。
  • 齿豁头童:象征着衰老与领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哪种能力的追求?

    • A. 文才
    • B. 技艺
    • C. 都有
    • D. 都没有
  2. “乃翁见事可怜迟”中的“可怜”是什么情感的体现?

    • A. 悲伤
    • B. 自豪
    • C. 无奈
    • D. 快乐
  3. 诗中提到的“齿豁头童”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老年
    • C. 健康
    • D. 晚熟

答案

  1. C. 都有
  2. C. 无奈
  3. B. 老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示儿》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首诗均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教育和后代的期望,后者则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