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昭州山寺常寂上人水阁》
时间: 2025-01-19 19:55: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常寂常居常寂里,年年月月是空空。
阶前未放岩根断,屋下长教海眼通。
本为入来寻佛窟,不期行处踏龙宫。
他时忆著堪图画,一朵云山二水中。
白话文翻译:
常常保持宁静,常常在宁静中居住,年复一年,月复一月都是空虚。
台阶前的岩石根部尚未生长,屋下却长久地通向海的深处。
我本是来这里寻找佛教的洞窟,没想到走到了龙的宫殿。
日后回忆起来,真应画成图画,那是一朵云和山,夹着两条水流。
注释:
- 常寂:常常宁静,指内心的宁静。
- 空空:形容空虚、无物的状态。
- 岩根断:岩石的根部断裂,意指未生长。
- 海眼:指深海的眼睛,象征深邃和神秘。
- 佛窟:指修行的地方,或佛教的洞窟。
- 龙宫:传说中的龙的居所,象征着神秘和奇幻。
- 堪图画:值得画成图画,形容景色美丽。
典故解析:
- 佛窟:佛教中的修行场所,常被诗人用作寻求内心宁静的象征。
- 龙宫: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宫是龙的栖息地,象征着神秘、力量与深不可测的自然。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曹松,唐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诗风清新、灵动,常描写自然之美和哲理。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曹松的隐居生活中,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哲理性的思考而著称。首先,诗人通过“常寂常居”的意象,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物质世界的淡泊。这种宁静不仅仅是环境的安静,更是心灵的平和。接着,诗中提到“阶前未放岩根断”,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他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在“本为入来寻佛窟”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他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而“踏龙宫”的意象则引入了奇幻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最后,“一朵云山二水中”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宁静生活的理想与对心灵深处的探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常寂常居常寂里”:在宁静中常住,反复强调内心的宁静。
- “年年月月是空空”:时间的流逝带来的空虚感。
- “阶前未放岩根断”:描绘自然环境,表达对生命生长的关注。
- “屋下长教海眼通”:意象深邃,象征对未知的探索。
- “本为入来寻佛窟”:说明诗人寻求精神寄托的初衷。
- “不期行处踏龙宫”:意外的发现,增添了奇幻色彩。
- “他时忆著堪图画”:回忆美好的瞬间,值得铭记。
- “一朵云山二水中”:美丽的自然景象,象征心灵的宁静。
-
修辞手法:运用了拟人、比喻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海眼”比喻深沉的智慧。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常寂:象征心灵的宁静。
- 云山:象征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
- 二水:象征流动的时间和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常寂常居”的含义是什么? A. 常常保持宁静
B. 常常忙碌
C. 常常旅行 -
诗中提到的“龙宫”象征什么? A. 富贵
B. 神秘与奇幻
C. 劳动 -
“一朵云山二水中”中的“云山”可以理解为? A. 物质的丰盈
B. 心灵的寄托与美好
C. 繁华的城市
-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对,曹松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