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周紫芝的《浣溪沙》
欲醉江梅兴未休。
待篘春瓮洗春愁。
不成欢绪却成羞。
天意若教花似雪,
客情宁恨鬓如秋。
趁他何逊在扬州。
白话文翻译
我想要在江边的梅花中陶醉,但兴致仍未减退。
盼望着春天的酒坛来消解心中的愁苦。
本想欢喜,却又感到羞涩。
如果上天真让花儿如雪般盛开,
那么我是否可以恨自己如秋天般苍老的鬓发?
趁着他何逊在扬州,我似乎可以放开一切。
注释
字词注释:
- 欲醉:想要醉倒,形容对梅花的喜爱。
- 江梅:指江边的梅花。
- 篘春瓮:春天的酒坛,象征饮酒消愁。
- 欢绪:欢快的情绪。
- 羞:羞愧,常与爱情相关。
- 天意:上天的安排或意图。
- 鬓如秋:形容头发如秋天般的苍白。
典故解析:
- 何逊:何逊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常描写江南美景和人情,诗中提到他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友谊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字景明,号青云,宋代诗人,以词作闻名,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风格清新灵动。
创作背景: 《浣溪沙》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生活的繁华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频繁,诗人常常被周围美景和人情所感动。
诗歌鉴赏
周紫芝的《浣溪沙》不仅是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全诗通过对江梅的赞美,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以及对人生苦恼的思考。第一句“欲醉江梅兴未休”表现了诗人对江梅的沉醉之情,紧接着的“待篘春瓮洗春愁”则展现出一种对春天的渴望,希望借酒消愁。然而,诗人却在“欢绪却成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与羞愧,似乎对自己内心的情感感到困惑。
接下来,诗人借助“天意若教花似雪”来探讨命运的无常,花如雪般的美丽也掩盖不了内心的忧伤。“客情宁恨鬓如秋”则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对人的影响,岁月如秋,带走了青春的美好。最后一句“趁他何逊在扬州”,不仅指向了何逊的才华与美好生活,更是在暗示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愁苦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欲醉江梅兴未休: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想要通过梅花的美丽来陶醉自己。
- 待篘春瓮洗春愁:期待春天的到来,用美酒来洗去心中的愁苦。
- 不成欢绪却成羞:虽然想要欢愉,却因内心的情感而感到羞涩。
- 天意若教花似雪:假设上天的安排让花儿如雪般美丽。
- 客情宁恨鬓如秋:对朋友的情谊难以抑制,时间的流逝让自己的鬓发如秋般苍白。
- 趁他何逊在扬州:借助何逊的美好生活,表达对青春与友情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雪,象征纯洁与美丽。
- 拟人:赋予花朵以“天意”的概念,表现出对命运的感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春愁”展开,展现了诗人在美丽与愁苦之间的挣扎,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春愁:代表对美好春天的期待与现实的失落感。
- 雪:象征纯洁、短暂的美好。
- 秋: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苍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浣溪沙》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周紫芝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篘春瓮”指的是什么?
- A. 酒坛
- B. 花瓶
- C. 诗集
-
“天意若教花似雪”中的“花”象征了什么?
- A. 美好
- B. 悲伤
- C. 时间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周紫芝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愁苦,但周紫芝更侧重于对春天的期待,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反映了对爱情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