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

时间: 2025-01-04 08:10:01

忆昔当强仕,抽簪返故林。

乞身明主惠,将母小臣心。

麦秀方除泪,蓼莪从废吟。

空留双鬓在,那禁百愁侵。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忆昔

作者: 吴其驯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忆昔当强仕,抽簪返故林。
乞身明主惠,将母小臣心。
麦秀方除泪,蓼莪从废吟。
空留双鬓在,那禁百愁侵。

白话文翻译:

回想当年我正要出仕,拔掉发簪回到故乡的林子。
恳求明主的恩惠,心中却只挂念母亲的微薄身世。
麦子刚刚长出,泪水还未干,蓼莪却因被废弃而沉吟。
只剩下两鬓的白发,怎能抵挡心中百般愁苦的侵蚀。

注释:

  • 当强仕:正要出仕,意指年轻时的志向和理想。
  • 抽簪:拔掉发簪,象征辞官或回归故乡。
  • 乞身:乞求自己的身家性命。
  • 明主惠:明主的恩惠,指对君主的渴望和期待。
  • 麦秀、蓼莪:分别是麦子和蓼莪,象征着生活的困境和失落。
  • 双鬓:指两侧的鬓发,白发象征衰老和时间的流逝。
  • 那禁百愁侵:怎能抵挡心中的忧愁。

典故解析:

  • 明主:古代文人常常通过乞求明主的恩惠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生追求,体现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 麦与蓼:麦子象征丰收与希望,而蓼莪则常用以表达失落与悲伤,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其驯,明代诗人,字子遏,号梅溪,生活在明代中后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现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吴其驯人生的某个阶段,他可能经历了仕途的挫折或心灵的困惑,因此回忆起年轻时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母亲的牵挂。

诗歌鉴赏:

《忆昔》是吴其驯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追忆往昔,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诗的开头提到“当强仕”,即年轻时的雄心壮志,而“抽簪返故林”则是对当年理想的无奈放弃,回归故乡的选择显得十分沉重。接下来的“乞身明主惠”,展现出他对明主的期待,但内心却充满对母亲的挂念,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与母爱之深。

“麦秀方除泪”一句,写出对生活的希望和对过去的追忆,然而“蓼莪从废吟”则暗示着他对现状的无奈与失落,生活的艰辛让他感到深深的惆怅。最后一句“空留双鬓在,那禁百愁侵”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白发的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法挽回的失去,百愁则是他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烦恼和忧虑。

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昔当强仕:回忆过去,年轻时有出仕的理想。
  2. 抽簪返故林:放弃理想,回归故乡。
  3. 乞身明主惠:请求明主的恩惠,但内心仍挂念母亲。
  4. 麦秀方除泪:麦子生长,象征希望,泪水未干。
  5. 蓼莪从废吟:蓼莪的吟唱,代表着对失落的感慨。
  6. 空留双鬓在:只剩下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
  7. 那禁百愁侵:心中忧愁难以抵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麦秀”“蓼莪”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白发比作时间的象征,表达衰老的无奈。
  • 排比:通过不同情景的描绘,构建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母亲的牵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希望与丰收。
  • 蓼莪:象征失落与悲伤。
  • 双鬓: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乞身明主惠”的意思是什么? a) 请求明主的恩惠
    b) 乞讨生活
    c) 请求出仕

  2. “麦秀方除泪”中的“麦”象征什么? a) 失落
    b) 希望
    c) 绝望

  3.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愁苦
    c) 无奈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忆昔》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为直接,而《忆昔》则通过回忆过去的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更深层次的情感。
  • 《春望》中的忧国忧民情怀与《忆昔》的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示了两个不同层面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