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和何子温见寄》

时间: 2024-09-19 21:31:30

东风婉娩燕来双,禁漏无声万绿香。

宝鸭炷云朝太紫,玉蜍挹露校铅黄。

圣贤不断千年脉,宇宙长存一点光。

老鹤也知虚静好,夜深踏月上修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风婉娩燕来双,禁漏无声万绿香。宝鸭炷云朝太紫,玉蜍挹露校铅黄。圣贤不断千年脉,宇宙长存一点光。老鹤也知虚静好,夜深踏月上修廓。

白话文翻译

东风温柔地吹拂,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宫中的漏声静谧无声,四周弥漫着绿意和香气。宝鸭形状的香炉中,香烟缭绕,朝向紫色的天空,玉制的蟾蜍舀取露水,校对铅黄的颜色。圣贤的思想传承不断,千年的脉络延续,宇宙间长存着一点光明。老鹤也知道虚静的美好,深夜时分踏着月光,登上修长的走廊。

注释

  • 东风婉娩:东风温柔地吹拂。
  • 禁漏无声:宫中的漏声静谧无声,指宫中安静。
  • 宝鸭炷云:宝鸭形状的香炉中,香烟缭绕。
  • 玉蜍挹露:玉制的蟾蜍舀取露水。
  • 校铅黄:校对铅黄的颜色,指精细的工作。
  • 圣贤不断千年脉:圣贤的思想传承不断,千年的脉络延续。
  • 宇宙长存一点光:宇宙间长存着一点光明,指智慧和真理。
  • 老鹤也知虚静好:老鹤也知道虚静的美好,指追求内心的宁静。
  • 夜深踏月上修廓:深夜时分踏着月光,登上修长的走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咨夔,宋代诗人,字舜俞,号平斋,其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宫中任职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宫中的宁静和自然的美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东风婉娩燕来双”描绘了春天的温柔和生机,“禁漏无声万绿香”则进一步以宫中的静谧和绿意来象征内心的宁静。后两句通过对香炉和玉蟾的描绘,暗示了精细和追求完美的态度。最后两句则通过老鹤和月光的意象,表达了对虚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风婉娩燕来双:东风温柔地吹拂,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温柔。
  2. 禁漏无声万绿香:宫中的漏声静谧无声,四周弥漫着绿意和香气,象征宫中的宁静和自然的美。
  3. 宝鸭炷云朝太紫:宝鸭形状的香炉中,香烟缭绕,朝向紫色的天空,描绘了宫中的精致和神秘。
  4. 玉蜍挹露校铅黄:玉制的蟾蜍舀取露水,校对铅黄的颜色,暗示了精细和追求完美的态度。
  5. 圣贤不断千年脉:圣贤的思想传承不断,千年的脉络延续,表达了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6. 宇宙长存一点光:宇宙间长存着一点光明,指智慧和真理的长存。
  7. 老鹤也知虚静好:老鹤也知道虚静的美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8. 夜深踏月上修廓:深夜时分踏着月光,登上修长的走廊,描绘了宁静夜晚的美丽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老鹤也知虚静好”,将老鹤拟人化,赋予其人的情感和智慧。
  • 比喻:如“宝鸭炷云朝太紫”,将香烟比喻为云,增添了神秘感。
  • 对仗:如“东风婉娩燕来双,禁漏无声万绿香”,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宫中宁静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哲理和美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春天的象征,温柔和生机。
  • 燕子:春天的使者,成双成对,象征和谐和爱情。
  • 禁漏:宫中的计时器,无声象征宁静。
  • 宝鸭:香炉的形状,象征精致和神秘。
  • 玉蜍:玉制的蟾蜍,象征精细和追求完美。
  • 老鹤:象征智慧和长寿,也象征宁静和虚静。
  • 月光:象征宁静和美丽,也象征真理和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风婉娩燕来双”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禁漏无声万绿香”中的“禁漏”指的是什么?

    • A. 宫中的计时器
    • B. 宫中的花瓶
    • C. 宫中的香炉
    • D. 宫中的书桌
  3. 诗中“老鹤也知虚静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热闹的生活
    • B. 宁静的生活
    • C. 忙碌的生活
    • D. 繁华的生活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洪咨夔的《省中和何子温见寄》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洪咨夔的诗更多地描绘了宫中的宁静和自然的美景,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咨夔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解读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洪咨夔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