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裹饭无人过子桑,拒霜一径雨昏黄。花根记缚西湖缆,江浅红深醉夕阳。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没有人带着饭来拜访子桑,只有一条小径在雨中显得昏黄,抵御着霜寒。记得花根曾系在西湖的缆绳上,江水浅处红叶深沉,仿佛沉醉在夕阳的余晖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裹饭:携带食物。
- 子桑:古代隐士,此处泛指隐居的人。
- 拒霜:抵御霜寒。
- 一径:一条小路。
- 雨昏黄:雨中景色显得昏暗。
- 花根:花的根部。
- 缚:系住。
- 西湖缆:西湖边的缆绳。
- 江浅红深:江水浅处,红叶显得更深。
- 醉夕阳:沉醉在夕阳的余晖中。
典故解析:
- 子桑:出自《庄子·逍遥游》,子桑是古代隐士,此处用以指代隐居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为主。此诗可能是在描述一种隐逸生活的情趣,或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隐居或远离尘嚣时所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雨后黄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首句“裹饭无人过子桑”,以无人来访的隐士子桑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次句“拒霜一径雨昏黄”,通过“拒霜”和“雨昏黄”的描绘,增强了这种孤寂感,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后两句“花根记缚西湖缆,江浅红深醉夕阳”,则通过对西湖和夕阳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沉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裹饭无人过子桑”,通过“裹饭”和“无人过”的描绘,表达了隐士子桑的孤寂和宁静。
- 次句“拒霜一径雨昏黄”,通过“拒霜”和“雨昏黄”的描绘,增强了这种孤寂感,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 后两句“花根记缚西湖缆,江浅红深醉夕阳”,通过对西湖和夕阳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沉醉。
修辞手法:
- 比喻:“江浅红深醉夕阳”中的“醉夕阳”,将夕阳比作醉酒,形象生动。
- 拟人:“拒霜一径雨昏黄”中的“拒霜”,将霜拟人化,增强了自然的力量感。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子桑:隐逸的象征。
- 拒霜: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 雨昏黄:孤寂和宁静的氛围。
- 西湖缆:过往美好时光的象征。
- 醉夕阳:对自然美景的沉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子桑”指的是什么? A. 隐士 B. 植物 C. 地名 D. 动物
- “拒霜一径雨昏黄”中的“拒霜”是什么意思? A. 抵御霜寒 B. 拒绝霜降 C. 霜很浓 D. 霜很薄
- “花根记缚西湖缆”中的“西湖缆”象征什么? A. 过往美好时光 B. 西湖的美景 C. 缆绳 D. 花的根部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绘西湖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隐逸生活,表达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洪咨夔的《答子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洪诗更多了对自然美景的沉醉,而王诗则更多了对宁静生活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洪咨夔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庄子》:了解子桑的典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