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

时间: 2025-01-04 14:52:22

吴山高,吴水长。

乌啼霜枫落,鹿游烟草荒。

百花洲在春无主,曾见蛾眉花下舞。

祗怜西子捧心颦,那觉越王尝胆苦。

山围水绕阖闾城,故国台倾空有名。

子胥伏剑夫差死,悲风哀动寒潮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吴山高,吴水长。
乌啼霜枫落,鹿游烟草荒。
百花洲在春无主,曾见蛾眉花下舞。
祗怜西子捧心颦,那觉越王尝胆苦。
山围水绕阖闾城,故国台倾空有名。
子胥伏剑夫差死,悲风哀动寒潮声。

白话文翻译:

吴山高耸,吴水绵延。
乌鸦啼鸣,霜染枫叶纷纷落下,
鹿群在烟雾缭绕的荒草中游荡。
百花洲春天无人管理,曾见蛾眉花下翩翩起舞。
只怜西施捧心愁眉,怎料越王尝胆之苦。
山水环绕着阖闾城,故国的台阁在空中有名。
子胥忍辱伏剑,让夫差丧命,
悲风萧瑟,激荡起寒潮涌动的声音。

注释:

  • 吴山、吴水:指吴地的自然景观,暗示江南的秀丽。
  • 乌啼霜枫:描绘秋天的景象,乌鸦叫声与霜降的枫树形成对比。
  • 百花洲:春天的百花洲无人照料,象征着繁华的凋零。
  • 蛾眉:指美丽的女子,常用来形容西施。
  • 西子: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 越王尝胆: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复兴国家的典故。
  • 阖闾城:春秋时期的阖闾城,吴国的都城。
  • 子胥:伍子胥,历史人物,为吴国大将,因夫差而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巽,元代诗人,擅长描写山水及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历史的沉淀之上,反映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与历史兴衰的感慨,同时也折射出对美人、西子及其命运的同情。

诗歌鉴赏:

《姑苏台》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作,通过描绘吴地的自然风光与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与感慨。诗的开头以“吴山高,吴水长”引入,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秀美,营造出一种柔美而悠远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乌啼霜枫落,鹿游烟草荒”的意象,描绘了秋日的凄凉,展现出一种孤寂的心境。尤其是“百花洲在春无主”,让人感受到繁华已逝的无奈与惋惜。

诗中提到的西施和越王的故事则是历史的反思,西施的美丽与愁苦,越王的复仇与忍辱,都让人思考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关系。最后两句提到伍子胥的伏剑,描绘了历史的悲壮,悲风的声音与寒潮的涌动,象征着历史的悲凉与无情,给人以深刻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山高,吴水长:开篇直观描绘吴地的山水,设定了诗的背景。
  2. 乌啼霜枫落:乌鸦的叫声与霜降的枫树形成强烈的秋意,暗示离别与伤感。
  3. 鹿游烟草荒:自然中的生灵与荒凉的草地形成对比,表现出世事的变迁。
  4. 百花洲在春无主:春天的美丽无人打理,象征着失去的繁华。
  5. 曾见蛾眉花下舞:提到过往的美好时光,引发对美的追忆。
  6. 祗怜西子捧心颦:同情西施的愁苦,体现诗人对美人命运的关怀。
  7. 那觉越王尝胆苦:历史的教训与个人的忍辱负重形成强烈对比。
  8. 山围水绕阖闾城:描绘故国的景象,体现诗人的思乡之情。
  9. 故国台倾空有名:强调故国的历史与遗迹,充满怀旧情感。
  10. 子胥伏剑夫差死:历史的悲剧,表现出对权力与复仇的思考。
  11. 悲风哀动寒潮声:最后的悲凉感受,历史的回声令人深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西施的愁苦比作美丽的花,表现出其命运的无奈。
  • 拟人:描绘悲风的声音,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故国的怀念,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交织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 吴山、吴水:象征江南的秀美与历史文化。
  • 乌鸦、霜枫:代表秋天的凄凉与孤独。
  • 百花洲:象征繁华已逝的美好记忆。
  • 西子:美丽与愁苦的象征,代表历史中的女性命运。
  • 子胥、夫差:体现历史的悲剧,反映权力与复仇的主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姑苏台》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周巽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谁?
    A. 王昭君
    B. 西施
    C. 貂蝉
    D. 杨贵妃

  3.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思念?
    A. 朋友
    B. 故国
    C. 自然
    D. 爱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周巽的《姑苏台》与李白的《庐山谣》,前者关注历史与故国的情感,后者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壮丽与豪情,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中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