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峰过重阳
作者: 陈藻 〔宋代〕
算来七十五重阳,无酒今朝对菊黄。
记得苏杭船上坐,一番醒眼咏诗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回顾了自己经历的重阳节,已是七十五个重阳,没有酒伴,今天只能面对着黄菊。记得在苏杭的船上,在那时我曾兴致勃勃地吟咏诗篇。
注释:
字词注释:
- 算来:计算,推算。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传统节日,象征长寿。
- 无酒:没有酒,指重阳节没有酒宴。
- 菊黄:指菊花盛开,象征重阳节的习俗。
- 醒眼:清醒、鲜明的样子。
- 咏诗章:吟咏诗歌的篇章。
典故解析:
重阳节有“登高”习俗,象征着祈求健康长寿,文人雅士在此时吟咏,流传着“白菊”与长寿的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藻,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及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在节日中对往昔的怀念与岁月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个人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开头“算来七十五重阳”,体现了时间的流逝,重阳节成了一种生命的标记,诗人意识到自己已步入老年,心中难免生出惆怅。接着“无酒今朝对菊黄”,无酒的孤独感与菊花的盛开形成对比,菊花不仅象征着节日,更是长寿的象征,暗含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继续的执着。最后一句“记得苏杭船上坐,一番醒眼咏诗章”,通过回忆与友人游船吟诗的场景,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温暖与美好时光的珍贵,仿佛在呼唤往昔的欢乐。整体来看,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孤独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算来七十五重阳”:诗人计算自己的年龄,感叹已过重阳节七十五次,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
- “无酒今朝对菊黄”:在重阳节没有酒相伴,面对盛开的黄菊,感到一丝孤独。
- “记得苏杭船上坐”:回忆起在苏杭游船时的快乐时光,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 “一番醒眼咏诗章”:曾经的吟咏让人心旷神怡,带出昔日的诗情画意。
修辞手法:
- 对比:无酒与菊黄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孤独感。
- 回忆:通过回忆的方式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意象:菊花象征长寿与节日,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对重阳节的深情回忆,以及对美好往昔的向往,体现了人生的哲理和情感的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长寿与团聚,反映传统文化。
- 菊黄:象征着节日的氛围和生命的坚韧。
- 苏杭:代表江南水乡的美丽与诗意。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重阳节的习俗与菊花的象征意义结合,表现了人们对长寿、健康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阳节在农历的哪一天?
A. 八月初八
B. 九月初九
C. 十月初十 -
诗中提到的“菊黄”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长寿和节日
C. 孤独的情感 -
诗人回忆的地点是哪里?
A. 北京
B. 苏杭
C. 成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也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与陈藻的《九峰过重阳》在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生命和节日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 《重阳节文化探析》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九峰过重阳》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