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
时间: 2025-01-17 09:28:52意思解释
颂
作者: 魏二翁 〔宋代〕
原文展示:
我今入山,避此嚣烦。
卫以卒史,聘以达官。
岂易我乐,物外靖闲。
养真存气,七返九还。
金丹既就,遂陟仙坛。
蓬莱绛阙,玉户金关。
有能学我,云路非难。
白话文翻译:
我今天进入山中,避开这世俗的喧嚣与烦扰。
卫国的卒史和达官显贵都无法打扰我的安宁。
这乐趣又怎能轻易被打扰呢?我只想在物外寻找宁静与闲适。
修养真气,达到七次返还、九次归元的境界。
金丹已经成就,于是登上了仙人的坛位。
蓬莱的绛阙,玉户金关就在眼前。
如果有人愿意跟随我,云游天路并不困难。
注释:
- 卒史: 指古代的历史书籍,可能象征着世俗的纷争与权力斗争。
- 达官: 指地位显赫的官员,象征着世俗权力和地位。
- 养真存气: 意指修养身心,保持内心的真实与纯净。
- 七返九还: 道教术语,指修炼中的一种状态,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圆满。
- 金丹: 道教炼丹之术的产物,象征长生不老和超脱世俗。
- 蓬莱: 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境地和长生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二翁,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与个人内心修炼的时代,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教文化的追求。
诗歌鉴赏:
《颂》是一首充满道教哲理的诗,表现了作者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作者通过“入山”的动作,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不满。接着,提到的“卫以卒史,聘以达官”,揭示了历史与权力的纷扰,作者在此表达了对权力和名利的超脱。整首诗通过“养真存气”、“金丹既就”等道教意象,强调了修身养性的必要,体现了道教追求内心和谐与长生的核心思想。
作者对“蓬莱绛阙,玉户金关”的向往,进一步展示了他对理想境界的渴望,表达了一种追求至高灵性境界的决心。最后一句“有能学我,云路非难”则是一种鼓励,希望他人也能追随这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探索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我今入山,避此嚣烦。”:开篇直入主题,表达对世俗喧嚣的逃避。
- “卫以卒史,聘以达官。”:用历史和权力对比,强调自己的选择。
- “岂易我乐,物外靖闲。”:强调内心的快乐不可轻易被打扰。
- “养真存气,七返九还。”:道教修炼中的境界,暗示内心的修养。
- “金丹既就,遂陟仙坛。”:象征着修炼成功,达到理想的境界。
- “蓬莱绛阙,玉户金关。”: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渴望长生。
- “有能学我,云路非难。”:鼓励他人追求同样的理想。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和排比,如“金丹既就,遂陟仙坛”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与象征手法,如“蓬莱绛阙”比喻理想的生活状态。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的逃避、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道教思想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山: 象征远离尘世的理想栖息地。
- 金丹: 象征修炼的成功与超脱。
- 蓬莱: 代表理想的生活状态与长生的追求。
- 云路: 代表一种精神的追求与理想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七返九还”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诗的形式
B. 道教修炼的境界
C. 生活的烦恼 -
“蓬莱绛阙”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失落的梦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桃花源记》陶渊明
诗词对比:
- 魏二翁的《颂》与陶渊明的《饮酒》都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魏的诗更侧重于道教修炼,而陶则是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道教文化与山水诗》
- 《魏二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