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七言诗
作者: 崔骃 〔两汉〕
原文展示:
鸾鸟高翔时来仪。
应治归德合望规。
啄食楝实饮华池。
白话文翻译:
当鸾鸟高飞时,它的到来象征着吉祥的仪式。
应该应时而治,归顺于德,符合众人的期待。
它啄食楝树的果实,饮用华丽的池水。
注释:
- 鸾鸟: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美好。
- 高翔:高高飞翔,形容鸟儿飞得很高。
- 仪:仪式、礼仪,表示一种庄重的场合。
- 归德:归顺于道德,体现出一种道德的理想。
- 合望规:符合众人的期望和标准。
- 啄食:用喙啄食,表示觅食的行为。
- 楝实:楝树的果实,果实的象征。
- 华池:美丽的池塘,象征着清澈和富饶的水源。
典故解析:
鸾鸟在古代被视为一种祥瑞之鸟,象征着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其出现在诗中,意味着一种美好的期待和愿望。同时,“归德”也可以看作是对统治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以德治国,符合民众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骃是汉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两汉时期,他的诗作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道德的关注。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被后人所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崔骃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中,表达了他对美好社会和治国理念的向往,体现了他对道德和祥和社会的渴望。
诗歌鉴赏:
本诗以“鸾鸟”为引子,象征着吉祥与美好,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治理与道德的期望。诗的开头以“高翔”的意象描绘出一种自由、高远的境界,暗示着理想的追求。而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入到治国理政的主题,强调了应顺应民众的期待,以德治国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啄食楝实饮华池”将美好与富饶结合,使得诗意更加丰富,表现出一种优雅的生活景象。
这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律,意境上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与美好。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鸾鸟高翔时来仪:描述鸾鸟在高空飞翔,暗示其到来时的庄重和吉祥。
- 应治归德合望规:强调治国理政应以德为先,符合民众的期待。
- 啄食楝实饮华池:通过自然的景象,描绘一种富饶美好的生活环境,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鸾鸟象征着吉祥,借鸟的飞翔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了良好的音韵美。
- 意象:自然景象与治国理念结合,形成了深远的哲理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治国理想的期待,强调道德治国的重要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鸾鸟:象征吉祥与美好,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的期待。
- 楝实:自然的馈赠,象征着丰饶与和谐。
- 华池:美丽的水源,象征着清澈和生命的源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鸾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祥瑞
B. 战争
C. 贫穷
D. 疾病 -
“应治归德”强调的是什么? A. 物质财富
B. 道德治国
C. 人际关系
D. 个人情感 -
诗中提到的“华池”象征什么? A. 贫瘠
B. 美丽与丰饶
C. 战乱
D. 荒凉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以鸟为意象,表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 李白的《庐山谣》: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汉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