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旅泊书怀寄淮东提举蔡成甫观兼呈郑使君弇三首》

时间: 2025-01-01 15:11:32

久客颇自厌,长歌胡不归。

束书方有适,捧檄定焉依。

尘里音容改,山中信息稀。

十年长漫浪,深觉负荷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久客颇自厌,长歌胡不归。
束书方有适,捧檄定焉依。
尘里音容改,山中信息稀。
十年长漫浪,深觉负荷衣。

白话文翻译:

我在外漂泊已久,心中颇感厌倦,
长叹歌唱,何时才能归来?
刚写好的信件,才有一点寄托,
捧着公文,心里却不知道依靠谁。
尘世间的音容已然改变,
山中却是音信稀少。
十年来我在漫长的漂泊中,
深深感到这身心重负如衣。

注释:

  • 久客:长时间在外居住的人。
  • 自厌:自己感到厌烦。
  • 长歌:长久地歌唱,表达了思乡之情。
  • 束书:写好的信件。
  • 捧檄:捧着公文,檄是古代的文书。
  • 音容:声音和容貌,这里指的是亲人的音容。
  • 十年长漫浪:漫漫人生路,漂泊已久。
  • 负荷衣:心灵和身体的沉重负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俱,字子仪,号澹庵,宋代诗人,生于江西,后居于扬州。他的诗歌风格多为清新流畅,擅长描写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程俱的诗作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程俱在高邮旅泊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漂泊生活的无奈。诗中流露出对亲人的牵挂以及对久居异乡的厌倦,反映了当时文人面对离乡背井的孤独与苦闷。

诗歌鉴赏:

《高邮旅泊书怀寄淮东提举蔡成甫观兼呈郑使君弇》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诗作。开篇即以“久客颇自厌”引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厌倦之情。长歌之声似乎在诉说着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体现了在外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束书方有适,捧檄定焉依”,在此,诗人寄情于书信与公文之中,体现了他在外漂泊的无奈与对亲友的依赖。随后的“尘里音容改,山中信息稀”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距离带来的变化,音容俱改,使得思念愈发沉重。

结尾的“十年长漫浪,深觉负荷衣”则更是将内心的沉重感推向高潮,漫长的漂泊让他体会到生活的负担,身心俱疲。这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刻地描绘了游子心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久客颇自厌”:表达了在外漂泊的厌倦之感。
    • “长歌胡不归”:长时间的歌唱,诉说着对归乡的渴望。
    • “束书方有适”:信件的写作虽然有寄托,但内心仍然空虚。
    • “捧檄定焉依”:面对公文,依靠感缺失。
    • “尘里音容改”:尘世的变迁让亲人的音容难以再现。
    • “山中信息稀”:孤身在山中,信息传递的稀少。
    • “十年长漫浪”:十年的漂泊如同长长的浪潮。
    • “深觉负荷衣”:身心负担沉重,感到疲惫不堪。
  • 修辞手法

    • 对比:对比了尘世的变化与自然中的孤独。
    • 比喻:将漂泊比作漫长的浪潮,形象地表达了游子的无奈。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对漂泊生活的厌倦与无奈,彰显了游子心中的孤独与深沉情感。

意象分析:

  • “久客”:象征着漂泊与远方的孤独。
  • “书”:寄托着思念与希望。
  • “尘”:代表世俗的烦扰与变化。
  • “山”: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游子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态度是: A. 喜悦
    B. 厌倦
    C. 无所谓
    D. 兴奋

  2. “十年长漫浪”中的“漫浪”指的是: A. 海浪
    B. 漂泊生活
    C. 旅途的艰辛
    D. 时间的流逝

  3. 诗中提到的“尘里音容改”主要表达了: A. 时间的流逝
    B. 亲人的变化
    C. 自己的变化
    D. 归乡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较,程俱的《高邮旅泊书怀》更加强调漂泊生活的无奈,而《静夜思》则多了一份对故乡的温暖回忆。两者皆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情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程俱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