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金小岱归临安 其二》
时间: 2025-01-17 10:19: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金小岱归临安 其二
作者: 乔守敬 〔清代〕
去年客乌江,识君届秋闰。
今年送君归,霜华逼冬信。
形骸相与忘,投赠两不吝。
朅来历江湖,千里穷一瞬。
君作兖山游,我止白田岸。
登临预秋约,山川资壮观。
骊驹一以歌,萍梗忽中断。
后会知何时,归途期百顺。
行行各勉旃,莫负青丝鬓。
白话文翻译:
去年我在乌江做客,认识你是在秋天的闰月。今年我送你回去,霜华逼近冬天的信号。我们彼此相识,身体和心灵都忘却了,互相馈赠却毫不吝啬。你来江湖之间,千里之行一瞬即逝。你游历于兖山,我却停留在白田岸边。我们一起登高望远,欣赏秋天的美景,山川壮丽。骊驹(马)一声歌唱,浮萍的根茎却突然断裂。未来再相见不知何时,归途上祝愿你百顺。我们各自努力吧,莫辜负这青丝和白发。
注释:
- 客:客人,这里指作者在乌江的居住。
- 乌江:指的是乌江流域,古时的名胜之地。
- 秋闰:指的是农历的闰月,秋天的延续。
- 霜华:指霜冻的花,象征冬天的来临。
- 形骸相与忘:形骸指身体,二者相与之间的忘却,强调心灵的交流。
- 朅来:顺利到来。
- 兖山:指兖州的山,寓意游历的地方。
- 白田岸:指白田的岸边,表示作者停留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乔守敬(1648年-约1713年),字子华,号天泉,清代诗人。生于明末,经历了历史变革,风格多变,作品多以咏怀、送别为主,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金小岱回临安之际,表达了离别的惆怅与不舍,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反映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送金小岱归临安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开篇回忆去年在乌江相识的情景,设定了温馨的背景,接着描绘了即将相别的场景,霜华的出现暗示着冬天的来临,象征着离别的时刻。诗人通过“形骸相与忘”的表达,突显出诗人与金小岱之间的心灵交融,彼此间的情感超越了肉体的束缚。
诗中频繁运用对比手法,诗人游历于兖山,而自己却停留在白田岸,展现了两人不同的生活轨迹与追求,然而不变的是对彼此的牵挂。最后几句更是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渴望,以及对各自努力生活的鼓励,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生活的热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共鸣感,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客乌江,识君届秋闰。”:回忆去年在乌江相识的情景。
- “今年送君归,霜华逼冬信。”:今年送别时,霜华的到来象征着冬天的临近。
- “形骸相与忘,投赠两不吝。”:强调彼此之间的忘我与无私的赠予。
- “朅来历江湖,千里穷一瞬。”:友人千里而来,短暂的相聚如瞬间消逝。
- “君作兖山游,我止白田岸。”:对比两人不同的游历与停留。
- “登临预秋约,山川资壮观。”:共同欣赏秋天的美丽景色。
- “骊驹一以歌,萍梗忽中断。”:骊驹的歌声突然中断,象征着离别的突然。
- “后会知何时,归途期百顺。”:未来再见不知何时,祝愿归途顺利。
- “行行各勉旃,莫负青丝鬓。”:相互勉励,珍惜时间与青春。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描写友人的游历与自我的停留,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
- 象征:霜华象征着冬天的来临,暗示离别的惆怅。
- 拟人:骊驹的歌声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离别时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江:象征着友谊的起源与美好回忆。
- 霜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 兖山与白田岸: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人生道路和追求。
- 骊驹:象征着青春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乌江”是指什么地方?
- A. 一条大河
- B. 诗人的故乡
- C. 旅游胜地
-
“霜华”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冬天的临近
- C. 夏天的炎热
-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 A. 友情与离别
- B. 旅行的乐趣
-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与乔守敬的《送金小岱归临安 其二》都表达了送别时的惆怅与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乔守敬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友谊的珍视。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同样真挚,但侧重点有所不同。